成语拼音:kū yú bìng hè
成语解释:比喻处境穷困之士。
成语出处:明·高濂《玉簪记》:“似枯鱼病鹤,空怀霄汉,挨着寒鸡茅店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人的境遇
繁体字形:枯魚病鶴
英文翻译:Dead fish and sick crane
枯:1.(植物等)失去水分:枯萎。枯槁。枯草。枯骨。2.(井、河流等)变得没有水:枯井。海枯石烂。3.肌肉干瘪:枯瘦。4.没有生趣;枯燥:枯坐。5.芝麻、大豆、油茶等榨油后的渣滓:菜枯。茶枯。麻枯。6.姓。
鱼:1.脊椎动物的一大类,生活在水中,体温随外界温度而变化,一般身体侧扁,有鳞和鳍,用鳃呼吸。种类极多,包括软骨鱼和硬骨鱼两类。大部分可供食用。2.(Yú)姓。
病:1.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的不正常的状态:疾病。心脏病。他的病已经好了。2.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不正常状态:他着了凉,病了三天。3.害处;私弊:弊病。4.缺点;错误:语病。通病。5.祸害;损害:祸国病民。6.责备;不满:诟病。为世所病。
鹤:鸟,头小颈长,嘴长而直,脚细长,后趾小,高于前三趾,羽毛白色或灰色,群居或双栖,常在河边或沼泽地带捕食鱼和昆虫。种类很多,常见的有丹顶鹤、白鹤、灰鹤等。
“枯鱼病鹤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,但拆开来看其实挺形象的。比如一位创业者熬夜加班后感慨:“我现在就像条枯鱼,团队更像一群病鹤,再这么硬撑下去,项目怕是要黄了。”这里既描绘了创业者自身的疲惫,也点出了团队整体状态不佳的困境。
自问:为什么用鱼和鹤来比喻? 答:枯鱼指离水将死的鱼,病鹤是折翅难飞的鹤,这两个意象叠加使用,比单纯说“疲惫不堪”更有画面冲击力。就像我们看到干涸池塘里的鱼,马上能联想到窒息感;看见瘸腿的鹤,自然体会那种有心无力的惆怅。
在文学作品中,这个成语常用来制造反差。比如描写春天万物复苏时,突然出现“墙角的枯鱼病鹤般蜷缩着几个流浪汉”,强烈的对比瞬间凸显社会边缘群体的生存状态。这种用法比平铺直叙更有情感张力。
自问:现代生活中还能怎么用? 答:其实职场中常见类似场景。比如部门重组时,老员工自嘲:“我们这些老骨头现在都是枯鱼病鹤,就等着新人来激活团队了。”既表达了转型期的无奈,又暗含对新血液的期待,比直接抱怨更有幽默感。
我注意到这个成语特别适合描绘“集体困境”。比如社区里老龄化严重,可以说“整个片区就像枯鱼病鹤的聚集地”,既点明问题又不显刻薄。这种表达方式在保留文化韵味的同时,也让现代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。
有个有趣的现象:这个诞生于农耕时代的成语,在数字时代反而焕发新生。年轻人用“今天又是枯鱼病鹤的一天”来自嘲加班,表情包里配上咸鱼和秃头鹤的漫画,传统文化就这样完成了互联网语境的重构。语言的生命力,往往就体现在这种跨越时空的再创造中。
当我们用“枯鱼病鹤”形容事物时,其实暗含着转机。就像干涸池塘迎来雨季就会恢复生机,病鹤遇到良医也能重展羽翼。这个成语在揭示困境的同时,也悄然埋藏着希望的火种——毕竟没有永远的枯竭,只有暂时的困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