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hé zhé kū yú
成语解释:见“涸辙鱼”。
成语出处:明·张景《飞丸记·怜儒脱难》:“吹嘘一点灵犀热,涸辙枯鱼沐浩波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主语、宾语;比喻处于困境中的人
繁体字形:涸轍枯魚
英文翻译:Dried frog and dried fish
涸:积水无存:干涸。枯涸。
辙:1.车轮压出的痕迹;车辙:覆辙。如出一辙。前头有车,后头有辙。2.行车规定的路线方向:上下辙。顺辙儿。戗(qiāng)辙儿。3.杂曲、戏曲、歌词所押的韵:十三辙。合辙。4.办法;主意(多用在“有、没”后面):想辙。你来得正好,我正没辙呢!
枯:1.(植物等)失去水分:枯萎。枯槁。枯草。枯骨。2.(井、河流等)变得没有水:枯井。海枯石烂。3.肌肉干瘪:枯瘦。4.没有生趣;枯燥:枯坐。5.芝麻、大豆、油茶等榨油后的渣滓:菜枯。茶枯。麻枯。6.姓。
鱼:1.脊椎动物的一大类,生活在水中,体温随外界温度而变化,一般身体侧扁,有鳞和鳍,用鳃呼吸。种类极多,包括软骨鱼和硬骨鱼两类。大部分可供食用。2.(Yú)姓。
“涸辙枯鱼”这个成语,听起来有点陌生,但它的故事却充满画面感。比如:“公司突然资金链断裂,小王感觉自己就像涸辙枯鱼,急需有人拉一把。”这里用鱼在干涸车辙中挣扎的场景,生动比喻了人在困境中的无助。
有人可能会问:这成语和“雪中送炭”有什么区别?其实,两者都强调危难中的帮助,但“涸辙枯鱼”更突出“濒临绝境”的状态——就像鱼离开水后连呼吸都困难,比喻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。例如:“暴雨导致山区通信中断,救援队如同涸辙枯鱼,直到卫星电话接通才松一口气。”
再比如,在团队协作中也能用这个成语:“项目截止前三天,设计文件意外丢失,整个组像涸辙枯鱼般焦头烂额,幸亏有同事连夜找回备份。”这里既点明了紧急程度,又暗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动作。
个人认为,这个成语特别适合现代职场。高速运转的社会里,谁没经历过“涸辙枯鱼”的时刻?但有趣的是,困境往往也是人际关系的试金石。就像车辙里的鱼不会自己长出翅膀,但若能遇到愿意递一瓢水的人,危机反而可能成为转机。
最后分享个小观察:古人用鱼比喻脆弱,或许是因为它离开水就无法生存。而今天的“涸辙枯鱼”困境,可能是一封未保存的邮件,一次突发的系统故障。环境在变,但人性中的互助本能始终如一——这才是成语穿越千年依然鲜活的原因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