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ié ào bù xùn
成语解释:凶悍倔强,傲慢不顺从。
成语出处:宋 陈亮《酌古论 先主》:“臣恐既解之后,胜者张势,败者阻险,桀骜不逊,以拒陛下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性情倔强凶暴不驯顺
繁体字形:桀驁不遜
英文翻译:furious pride
桀:1.古人名。相传是夏朝的暴君。被商族首领汤起兵攻伐,出奔南方而死,夏亡。2.凶暴。3.古称鸡栖的木桩。4.古同“杰”。
骜:1.骏马。2.马不驯顺,喻指傲慢倔强:桀骜不驯。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逊:1.让出(帝王的位子):逊位。2.谦虚;谦恭:谦逊。出言不逊。3.差;比不上;不及:逊色。稍逊一筹。
桀骜不逊到底是什么意思?这个成语听起来像在描述一匹难以驯服的烈马,但其实它更多被用来形容人的性格——那种不愿服从规则、坚持自我主张的强硬态度。比如《史记》中记载的项羽,面对刘邦的招降直接回应:“天之亡我,我何渡为!”这种宁折不弯的傲气,就是典型的桀骜不逊。
为什么有人会推崇这种特质?观察职场中的案例会发现,桀骜不逊的人往往能打破常规。比如某科技公司的产品经理坚持开发冷门功能,虽遭团队反对,最终却开辟了新市场。这种“不听话”背后,藏着对目标的执着和对惯性的挑战。
但桀骜不逊真的百利无害吗?唐朝诗人李白“天子呼来不上船”的典故广为人知,他的狂放成就了诗仙美名,却也导致仕途坎坷。这提醒我们:棱角需要智慧来打磨。就像现代创业者既要保持创新锐气,又要学会倾听市场反馈。
如何在坚持与妥协间找到平衡点?观察当代青年会发现,Z世代更擅长“选择性叛逆”。他们可能在职业选择上特立独行,却懂得用数据说服投资人;在社交平台大胆表达观点,同时注意措辞分寸。这种与时俱进的桀骜,或许才是更长久的生存之道。
最后留个思考:当整个世界都在强调“做自己”,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定义桀骜不逊?或许真正的桀骜,不在于表面的对抗,而在于内心始终保持清醒的判断力——知道何时该像山岳般屹立,何时该如溪流般绕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