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ié ào nán xùn
成语解释:谓凶悍倔强,难以驯服。
成语出处:《清史稿·土司传六·甘肃》:“故土官易制,绝不类蜀黔诸土司桀骜难驯也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性情倔强凶暴不驯顺
繁体字形:桀驁難馴
英文翻译:tameless
桀:1.古人名。相传是夏朝的暴君。被商族首领汤起兵攻伐,出奔南方而死,夏亡。2.凶暴。3.古称鸡栖的木桩。4.古同“杰”。
骜:1.骏马。2.马不驯顺,喻指傲慢倔强:桀骜不驯。
难:[nán]1.不容易,做起来费事:难处。难度。难点。难关。难熬。难耐。难产。难堪。难题。难以。难于。困难。畏难。急人之难。2.不大可能办到,使人感到困难:难免。难为。难保。难怪。难倒(dǎo)。难道。难能可贵。3.不好:难听。难看。[nàn]1.灾祸,困苦:难民。灾难。遇难。逃难。殉难。患难。遭难。避难。排扰解难。2.仇怨:排难解纷。3.诘责,质问:发难。非难。责难。[nuó]古同“傩”。
驯:1.顺服的:驯良。驯顺。2.使之顺从:驯养。驯马。
桀骜难驯这个词,字面意思像一匹野马,怎么拉缰绳都不肯低头。生活中哪些场景能用到它?举个例子:公司里有个程序员,能力超强但总不按流程提交代码,领导批评他“太桀骜难驯”,他却说:“流程会限制创造力。”这种矛盾该如何看待?
有人问:桀骜难驯一定是坏事吗?未必。历史上张骞出使西域,面对未知地域坚持己见,最终打通丝绸之路。如果当时完全服从指令,可能半途就折返了。这说明在某些情境中,桀骜难驯反而成就了突破性进展。
另一个例子来自教育领域。高中班主任曾这样评价班里第一名:“这孩子桀骜难驯,但解题思路总让人眼前一亮。”这里暗含一种辩证关系——过度的规则意识可能扼杀独特性,而适度的“不服管”恰恰是独立思考的表现。
那如何与桀骜难驯的人共事?我参与过科研项目,团队有位前辈从不参加组会,但总能在截止日前交出惊艳的方案。后来大家约定:给他自由空间,但需要同步关键节点。这种方式既保留个性,又避免完全失控,或许正是解决问题的折中之道。
观察身边案例会发现,桀骜难驯者往往有两种结局:要么在碰撞中磨平棱角,要么找到能包容其特质的平台。就像仙人掌不适合种在水稻田,但放在沙漠却能蓬勃生长。关键在于能否识别特质与环境的匹配度。
最后想说的是,这个词本身带有时代印记。在强调创新的今天,某些领域的“桀骜”正在被重新定义。或许未来我们会看到更多“驯服野马”的新方法,让这种特质真正成为推动进步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