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qí gāo yī zhāo
成语解释:一着: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。棋艺高人一步。也比喻技高一等。
成语出处:明 凌蒙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:“正所谓‘棋高一着,缚手缚脚’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超出别人
繁体字形:棋高一着
英文翻译:be superior in stratagem
棋:一类文体活动用品。如象棋、围棋、跳棋、军棋等。
高:1.从下向上距离大;离地面远(跟“低”相对,2.同):高楼大厦。这里地势很高。3.高度:那棵树有五米高。书桌高八十厘米。4.三角形、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(顶点或平行线)的垂直距离。5.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:高速度。体温高。见解比别人高。6.等级在上的:高等。高年级。哥哥比我高一班。7.敬辞,称别人的事物:高见。高论。8.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:高锰酸钾。9.姓。
一:1.最小的正整数。见〖数字〗。2.表示同一:咱们是一家人。你们一路走。这不是一码事。3.表示另一:番茄一名西红柿。4.表示整个;全:一冬。一生。一路平安。一屋子人。一身的汗。5.表示专一:一心一意。6.表示动作是一次,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,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。a)用在重叠的动词(多为单音)中间:歇一歇。笑一笑。让我闻一闻。b)用在动词之后,动量词之前:笑一声。看一眼。让我们商量一下。7.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,表示先做某个动作(下文说明动作结果):一跳跳了过去。一脚把它踢开。他在旁边一站,再也不说什么。8.与“就”配合,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:一请就来。一说就明白了。9.一旦;一经:一失足成千古恨。10.“一”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,如“十一、一一得一”,在去声字前念阳平,如“一半、一共”,在阴平、阳平、上声字前念去声,如“一天、一年、一点”。本词典为简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一”字,都注阴平。11.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,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的“”。见〖工尺〗。
着:[zhe]1.表示动作的持续:他打着红旗在前面走。他们正谈着话呢。2.表示状态的持续:大门敞着。茶几上放着一瓶花。3.用在动词或表示程度的形容词后面,加强命令或嘱咐的语气:你听着。步子大着点儿。快着点儿写。手可要轻着点儿。4.加在某些动词后面,使变成介词:顺着。沿着。朝着。照着。为着。[zhuó]1.穿(衣):穿着。吃着不尽。2.接触;挨上:附着。着陆。不着边际。3.使接触别的事物;使附着在别的物体上:着笔。着眼。着手。着色。着墨。不着痕迹。4.着落:寻找无着。5.公文用语,表示命令的口气:着即施行。[zháo]1.接触;挨上:上不着天,下不着地。2.感受;受到:着风。着凉。3.燃烧,也指灯发光(跟“灭”相对):炉子着得很旺。天黑了,路灯都着了。4.用在动词后,表示已经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:睡着了。打着了。猜着了。5.入睡:一上床就着了。[zhāo]1.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叫一着:高着儿。支着儿。2.同“招3”4.放;搁进去:着点儿盐。5.用于应答,表示同意:这话着哇!。着,咱们就这么办!
“棋高一着”到底是什么意思?简单来说,就是比喻某人在计谋或能力上比别人更胜一筹。比如老张和老王下象棋时,老张总能提前算准对手的三步棋,老王挠着头说:“你这人真是棋高一着,我连你的车什么时候绕过来的都没看清!”这种差距往往藏在细节里。
有人问:“生活中哪里用得到这个成语?”举个例子,公司里两个团队竞标同一个项目。小林的团队准备了常规方案,而小周的团队不仅分析了客户需求,还提前联系了供应商测试可行性。最终客户评价:“小周团队棋高一着,把执行风险都考虑进去了。”你看,优势往往来自多走一步的思考。
为什么说“高一着”比“强很多”更贴切?去年社区组织的垃圾分类大赛里,李大妈不仅把垃圾分好类,还用废旧纸箱做了分类指南贴在楼道。其他邻居感叹:“李大妈这招真是棋高一着,既参赛又做了公益宣传。”这里的关键不是能力碾压,而是策略性的巧妙突破。
有人困惑:“遇到棋高一着的人该怎么办?”记得刚学摄影时,我看着前辈拍的夜景照片总纳闷:同样的相机参数,为什么他的照片通透那么多?后来发现他在拍摄前会用纸巾擦拭镜头,还会用手掌给镜头遮光。这些不起眼的小技巧,就是所谓的“高一着”。与其焦虑,不如观察学习。
在我看来,这个成语最有趣的地方在于“动态差距”。就像打羽毛球时,专业选手提前移动到击球点的能力,看起来只是快半拍,实则是多年训练形成的预判系统。现代社会所谓的“降维打击”,很多时候就是无数个“棋高一着”积累而成的质变。重要的是保持开放心态,把每次见识到的高招当作升级认知的机会。
最后看个科技领域的例子:两家公司同时研发智能手表,A公司堆砌硬件参数,B公司却研究用户戴表时拇指的自然滑动轨迹,把菜单交互改成弧形排列。用户反馈说:“说不清哪里特别好,但用起来就是顺手。”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竞争优势,或许就是“棋高一着”在现代商业中的生动诠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