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kǔ gēng shāng jià,kǔ yún shī suì
成语解释:楛:粗恶;稼:庄稼;耘:除草;岁:年谷成熟,收成。指耕作不细致,会影响到的收成
成语出处: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天论》:“楛耕伤稼,楛耘失岁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繁体字形:楛耕伤稼,楛耘失岁
英文翻译:He who ploughs will hurt his crops, but he who ploughs will lose his years
楛:[kǔ]粗劣;不坚固;不精致。[hù]古书上指荆一类的植物,茎可制箭杆。
耕:用犁翻地松土:耕田。机耕。
伤:1.人体或其他物体受到的损坏:作战负伤。探伤仪。2.损害:伤筋动骨。伤感情。3.因故得病:伤风。伤寒。伤食。4.悲哀:伤心。悲伤。5.妨碍:无伤大体。
稼:1.种植(谷物):耕稼。稼穑。2.谷物:庄稼。
楛:[kǔ]粗劣;不坚固;不精致。[hù]古书上指荆一类的植物,茎可制箭杆。
耘:在田里除草:耘田。春耕夏耘,秋收冬藏。
失:1.丢掉:遗失。丧失。2.找不着:迷失路径。3.违背:失信。失约。4.没有把握住:失手。失足。5.没有达到目的:失意。失望。6.改变常态:失色。失神。7.错误:过失。千虑一失。
岁:1.年:岁月。岁首。岁末。岁暮。辞旧岁,迎新年。2.表示年龄的单位:孩子满了三岁了。这匹马是六岁口。3.指时间:岁不我与(时间不等待我们)。4.年成:歉岁。丰岁。5.姓。
“楛耕伤稼,楛耘失岁”这两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,但其实说的都是同一个道理:做事不用心,结果会糟糕。比如农民种地,如果犁地的时候随便糊弄,庄稼就长不好;如果除草施肥偷懒,一年的收成就泡汤了。这两个成语就像给现代人敲警钟——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,敷衍了事迟早要吃亏。
核心问题:为什么粗心大意会导致严重后果?举个职场例子:小明负责写项目报告,觉得“随便写写就行”,结果数据算错、格式混乱。老板一看直接退回,团队进度被拖慢,奖金也泡汤了。这和农民不好好种地导致歉收,本质上是一样的——过程偷的懒,最终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。
怎么避免“楛耕伤稼”的情况?我有个朋友开面包店,坚持每天凌晨三点亲自检查面粉发酵。他说:“机器可以替代人力,但替代不了用心观察。”果然他的面包比连锁店更松软,回头客越来越多。这让我想到:专业精神不是做表面功夫,而是把每个环节做到自己能力的极致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现代社会讲究效率,太较真不会浪费时间吗?”去年我们公司推行“错误复盘会”,起初大家觉得麻烦。但三个月后发现,因为前期多花20分钟检查方案,项目返工率降低了60%。这就像农民深耕细作的土地,虽然开头累,但后期反而省力。
最近看到个有意思的现象:有些网红餐厅疯狂营销,但菜品质量越来越差,最后纷纷倒闭;而街角那家开了十年的馄饨摊,老板坚持现包现煮,生意反而越来越红火。这让我更加相信,在任何时代,真诚用心的态度都是最硬的通行证。
下次当你准备“随便应付”工作时,不妨想想这两个成语。它们不只是讲农业,更是穿越千年的生存智慧——就像老农说的:“地不会骗人,你糊弄它一季,它就饿你一年。”把每个当下当成培育果实的土壤,时间自会给出丰厚的回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