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lóu tái tíng gé
成语解释:楼:多层建筑物;台:高而平,可供眺望的建筑物;亭:有顶无墙供游息建筑物;阁:楼房一种。统指多种供休息、游赏的建筑物。
成语出处: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45回:“除了楼台亭阁之外,单是厅堂,就有三十八处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建筑物
繁体字形:樓台亭閣
英文翻译:pavilion
楼:1.楼房:大楼。教学楼。高楼大厦。一座楼。2.楼房的一层:一楼(平地的一层)。一口气爬上十楼。3.(楼儿)房屋或其他建筑物上加盖的一层房子:城楼。箭楼。钟楼。4.用于某些店铺的名称:茶楼。酒楼。银楼。5.姓。
台:[tái]1.平而高的建筑物,便于在上面远望:瞭望台。塔台。亭台楼阁。2.公共场所室内外高出地面便于讲话或表演的设备(用砖砌或用木料制成):讲台。舞台。主席台。3.某些做座子用的器物:锅台。磨台。灯台。蜡台。4.(台儿)像台的东西:井台。窗台儿。5.桌子或类似桌子的器物:写字台。梳妆台。乒乓球台。6.a)用于整场演出的戏剧、歌舞等:一台戏。一台晚会。b)用于机器、仪器等:一台机床。三台天文望远镜。7.指台湾省:台胞。8.敬辞,旧时用于称呼对方或跟对方有关的动作:兄台。台鉴。9.姓。10.见〖台风〗1。[tāi]台州(Tāizhōu),地名;天台(Tiāntāi),山名,又地名,都在浙江。
亭:1.亭子,一种有顶无墙一般只有一间的建筑物。多建在公园里:凉亭。2.像亭子的小房:书亭。3.古又同“渟”。
阁:1.旧时楼房的一种,一般两层,周围开窗,多建于高处,可凭高远望。2.女子卧室的旧称:闺阁。出阁(出嫁)。3.指内阁:组阁。阁员。4.存放东西的架子:束之高阁。5.“閤”,另同“”;另音hé,同“合”
说到“楼台亭阁”,许多人第一反应是古典园林里的精致建筑,但作为成语使用时,它的含义可不止如此。比如:“他成天幻想着买豪宅、开游艇,这些楼台亭阁般的计划,听着热闹,却从不见他动手赚钱。”这里的“楼台亭阁”不再是实体建筑,反而成了“不切实际的空想”的代名词。
问题:为什么用楼台亭阁形容空想?古代修建亭台楼阁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财力,普通人难以实现。就像现代人谈论“五年内财务自由”却从不存钱,这种反差让成语自带讽刺效果。我曾遇到一位朋友总说要环游世界,但连护照都没办——这大概就是当代版的“楼台亭阁”吧。
换个场景来看:“景区里的楼台亭阁修得再漂亮,不如先解决游客排队三小时上厕所的问题。”这里成语回归本义,但通过对比强调务实的重要性。观察旅游开发时,过度追求“面子工程”反而会暴露“里子问题”,这种思维在城市建设中也屡见不鲜。
问题:成语能否用在积极语境?当然可以!比如:“老张把自家院子改造成微型园林,虽然只是些简易的楼台亭阁,却让整个社区多了份雅趣。”关键要看是否扎根现实。就像写作时既要仰望星空(构思框架),也要脚踏实地(打磨细节),理想与现实的平衡才是关键。
有趣的是,现在年轻人用这个词时有了新解。有网友调侃:“公司年会又是抽奖又是明星表演,这些楼台亭阁的排场,不如多发点年终奖实在。”这种职场文化的微妙变化,恰好说明成语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的解读。
站在个人的角度,我觉得“楼台亭阁”更像面镜子:照见美好愿景时别忘记脚下台阶,追求务实主义时也要留点诗意空间。就像苏州园林里的亭子,既是观景台,也是避雨处——理想与现实,本就可以和谐共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