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iān yī jǐng bǎi
成语解释:杀一个人来敬告一批人
成语出处:清 夏燮《后序》:“歼一警百,消其观望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同“杀一儆百”
繁体字形:殲一警百
英文翻译:execute one man to warn a hundred
歼:歼灭:歼匪。围歼。歼敌五千。聚而歼之。
一:1.最小的正整数。见〖数字〗。2.表示同一:咱们是一家人。你们一路走。这不是一码事。3.表示另一:番茄一名西红柿。4.表示整个;全:一冬。一生。一路平安。一屋子人。一身的汗。5.表示专一:一心一意。6.表示动作是一次,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,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。a)用在重叠的动词(多为单音)中间:歇一歇。笑一笑。让我闻一闻。b)用在动词之后,动量词之前:笑一声。看一眼。让我们商量一下。7.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,表示先做某个动作(下文说明动作结果):一跳跳了过去。一脚把它踢开。他在旁边一站,再也不说什么。8.与“就”配合,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:一请就来。一说就明白了。9.一旦;一经:一失足成千古恨。10.“一”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,如“十一、一一得一”,在去声字前念阳平,如“一半、一共”,在阴平、阳平、上声字前念去声,如“一天、一年、一点”。本词典为简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一”字,都注阴平。11.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,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的“”。见〖工尺〗。
警:1.戒备:警惕。警戒。2.(感觉)敏锐:机警。警觉。3.使人注意(情况严重);告诫:警报。警告。警世。惩一警百。4.危险紧急的情况或事情:火警。报警。5.警察的简称:民警。武警。交通警。6.姓。
百:表示很多:百草。百货。百科全书。百家争鸣。百花齐放。精神百倍。百闻不如一见。
“歼一警百”这个成语,听起来有点复杂,但说白了就是“干掉一个,警告一群”的意思。比如公司里有人迟到早退,领导公开批评并扣奖金,其他人一看立刻老实了——这就是典型的“歼一警百”。
这个成语到底在什么场景下用? 想象你管理着三十人的项目组,突然发现小王上班总刷短视频。如果单独找他谈话,可能只有他收敛;但如果当众宣布扣除他季度奖金,其他组员看到后果这么严重,自然也会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。这种通过处理个体来影响群体的策略,正是成语的核心逻辑。
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,太子犯法他坚持处罚太傅,结果全国百姓都明白了“法不阿贵”的道理。这种历史案例告诉我们,关键不在于惩罚本身,而是传递规则的不可逾越性。
现在社会还能这么操作吗? 前两天朋友学校发生件趣事:三个学生翻墙买奶茶被保安抓住。校长选择让其中带头的学生在升旗仪式上读检讨书,结果这学期再没出现过类似事件。你看,既给了犯错者改正机会,又实现了警示效果,比单纯记过处分高明多了。
我个人当团队主管时,发现这招用得好能事半功倍。去年部门里有人用公司打印机打私人材料,我在周会上拿着墨盒消耗数据说:“这盒墨原本能用三个月,现在两周就见底了。从明天起行政部会登记打印记录。”结果第二天开始,打印量直接腰斩,根本不需要点名批评谁。
需要注意什么风险? 某科技公司曾因员工泄露商业机密,选择当众开除涉事者并全程录像。虽然震慑了团队,但也导致人人自危,三个月内离职率飙升15%。这说明“歼一警百”就像辣椒——适量提味,过量伤身。重点在于要让被警示者感受到规则的公平性,而不是制造恐怖氛围。
教育孩子时其实也能用这个思路。比如两个孩子抢玩具,先指出错误行为,再明确“再发生就暂时没收玩具”。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,又树立了行为边界,比各打五十大板更容易让孩子接受。
说到底,这个古老智慧的精髓在于“四两拨千斤”。但现代应用时要记得:敲山震虎可以,别把山给震塌了。毕竟让人心服口服的管理,永远比让人害怕的管理更持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