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lèi
  • cóng
  • shì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bǐ lèi cóng shì

成语解释:比:比照。其它类似的情况按照这种精神办理。

成语出处:《汉书·文帝纪》:“它不在令者中,皆以此令比类从事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谓语;用于书面语

繁体字形:比類従事

英文翻译:To engage in analogy

比类从事的意思

比:1.比较;较量:比干劲。学先进,比先进。2.能够相比:近邻比亲。坚比金石。演讲不比自言自语。3.比画:连说带比。4.对着;向着:别拿枪比着人,小心走火。5.仿照:比着葫芦画瓢(比喻模仿着做事)。6.比方;比喻:人们常把聪明的人比做诸葛亮。7.两个同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,叫做它们的比,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:这里的小麦年产量和水稻年产量约为一比四。8.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:甲队以二比一胜乙队。9.a)“一”加量词在“比”的前后重复,可以表示程度的累进: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了。b)比较高下的时候用“比”,表示异同的时候一般用“跟”或“同”。10.姓。11.紧靠;挨着:比肩。鳞次栉比。12.依附;勾结:朋比为奸。13.近来:比来。14.等到:比及。

类:1.许多相似或相同事物的综合:种类。分类。同类。2.用于性质或特征相同或相似的事物:分成几类。两类性质的问题。3.类似:类人猿。类新星。画虎不成反类狗。4.姓。

从:[cóng]1.依顺:顺从。盲从。从善如流。2.采取,按照:从优。3.跟随:愿从其后。4.跟随的人:侍从。仆从。5.参与:从业。从政。投笔从戎。6.由,自:从古至今。从我做起。7.次要的:主从。从犯。8.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:从父(伯父、叔父的通称)。9.中国魏以后,古代官品(有“正品”和“从品”之分,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)。10.姓。[zòng]1.古同“”,竖,直。2.古同“”,放任。

事:1.事情:国事。公事。2.事故:出事。平安无事。3.职业:谋事。4.关系;责任:回去吧,没有你的事了。5.从事:大事宣传。6.侍奉;伺候:事亲。不事王侯。

成语评论

什么是"比类从事"?简单来说,就是用已知事物的规律来解决新问题。比如医生看到病人咳嗽发烧,会参考类似病例的治疗方案,这就是典型的类比思维。这种方法能快速建立认知框架,但要注意不能忽略个体差异

有人可能会问:"比类从事和生搬硬套有什么区别?"关键在于是否考虑具体情境。就像厨师做糖醋排骨,虽然知道"酸甜配比",但会根据肉质老嫩调整火候。工作中处理客户投诉时,既有标准流程,也要针对特殊情况灵活变通。

我曾用这个方法解决过项目难题。当时团队遇到技术瓶颈,突然想起三年前处理过类似问题,虽然设备型号不同,但核心原理相通。这种跨领域迁移能力让我们提前两周完成任务。不过要提醒大家:类比前务必要验证基础逻辑是否成立,就像不能因为鸟会飞就给飞机装羽毛翅膀。

为什么现代社会更需要这种思维?信息爆炸时代,完全从零开始解决问题成本太高。就像程序员看见新编程语言,会先对照熟悉的语言找共同点。但要注意避免思维定式,曾有工程师把汽车生产线经验照搬到食品工厂,结果忽略了卫生标准这个关键差异。

培养这种能力有个小窍门:建立自己的"案例库"。把生活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过程记录下来,就像中医整理医案。当遇到新挑战时,多问自己:"这和哪件事本质上相似?"但记住,任何类比都要留出20%的调整空间,毕竟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。

最后想说,比类从事就像认知世界的脚手架,能帮我们快速攀登知识高峰,但真正登顶还需要自己的观察和思考。保持开放心态,既善用前人智慧,又敢于突破常规,这才是应对复杂问题的完整策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