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ǐn shèn cóng shì
成语解释:细心慎重地处事
成语出处:邓小平《敌占区的组织工作与政策运用》:“凡是可以招致敌人摧残人民的事,都应谨慎从事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繁体字形:謹慎従事
英文翻译:Be cautious
谨:1.谨慎;小心:勤谨。恭谨。拘谨。谨记在心。谨守规程。2.郑重地:谨启。谨领。谨具。我们谨向各位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。
慎:注意;小心:谨慎。不慎。慎重。
从:[cóng]1.依顺:顺从。盲从。从善如流。2.采取,按照:从优。3.跟随:愿从其后。4.跟随的人:侍从。仆从。5.参与:从业。从政。投笔从戎。6.由,自:从古至今。从我做起。7.次要的:主从。从犯。8.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:从父(伯父、叔父的通称)。9.中国魏以后,古代官品(有“正品”和“从品”之分,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)。10.姓。[zòng]1.古同“纵”,竖,直。2.古同“纵”,放任。
事:1.事情:国事。公事。2.事故:出事。平安无事。3.职业:谋事。4.关系;责任:回去吧,没有你的事了。5.从事:大事宣传。6.侍奉;伺候:事亲。不事王侯。
什么是“谨慎从事”?简单来说,就是做事前先动脑子,就像老木匠雕花前要反复看木头的纹路。比如同事小王接到重要项目时,没有急着开干,而是花两天时间把客户需求拆成八块分析,还做了三套备选方案——这就是典型的谨慎从事。
有人问:“小心过头会不会错失机会?”去年我们部门有个真实案例:市场部小李看到竞品推新功能,直接照抄上线,结果用户根本不买账。而产品部老张带着团队调研了半个月,发现用户真正需要的是操作简化,调整方向后反而抢占了市场。你看,谨慎不是拖后腿,而是让箭射得更准。
怎么培养谨慎习惯?我有个土办法:每次要做决定,先给自己编个“三问口诀”。就像上周买扫地机器人,我先问“真的需要吗?”发现旧吸尘器还能用;再问“最差会怎样?”想到退货麻烦;最后问“还有更好选择吗?”结果发现线下店能试用。这三板斧帮我省了2000块冤枉钱。
年轻人常觉得谨慎是老人家作风,我倒觉得这是新时代必备技能。上个月帮表弟改简历,发现他把“精通PS”写成“熟练掌握”,面试时反而因为诚实拿到offer。现在信息爆炸时代,谨慎就像手机防毒软件,关键时刻能避免系统崩溃。
有朋友反驳:“雷厉风行不也挺好?”这话没错,但要看场景。就像炒菜时,爆炒腰花讲究火候快,炖老母鸡就得文火慢熬。去年旅游时见过民宿老板,既敢冒险贷款装修,又在每个房间装了三种灭火器——该冲时冲,该稳时稳,才是真智慧。
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:小区门口煎饼摊大姐,坚持用三种油温试面糊,别人笑她较真,结果她的薄脆天天最早卖光。你看,谨慎不是死板,而是把经验打磨成利器。下次遇到重要决定时,不妨学学煎饼大姐,把火候试准了再下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