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hěn shèn cóng shì
成语解释:说话办事周密而谨慎
成语出处:邓小平《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》:“每项改革涉及的人和事都很广泛,很深刻,触及许多人的利益,会遇到很多的障碍,需要审慎从事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;指人说话与做事
繁体字形:審慎従事
英文翻译:steer a cautious course
审:1.详细;周密:详审。审慎。2.审查:审稿。审核。3.审问;讯问处理案件:审讯。审判。4.知道:未审近况如何?5.文言副词。的确;果然:审如其言。
慎:注意;小心:谨慎。不慎。慎重。
从:[cóng]1.依顺:顺从。盲从。从善如流。2.采取,按照:从优。3.跟随:愿从其后。4.跟随的人:侍从。仆从。5.参与:从业。从政。投笔从戎。6.由,自:从古至今。从我做起。7.次要的:主从。从犯。8.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:从父(伯父、叔父的通称)。9.中国魏以后,古代官品(有“正品”和“从品”之分,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)。10.姓。[zòng]1.古同“纵”,竖,直。2.古同“纵”,放任。
事:1.事情:国事。公事。2.事故:出事。平安无事。3.职业:谋事。4.关系;责任:回去吧,没有你的事了。5.从事:大事宣传。6.侍奉;伺候:事亲。不事王侯。
生活中,什么时候需要“审慎从事”?举个最常见的例子:朋友突然拉你投资一个“稳赚不赔”的项目。这时候你如果立刻答应,可能就踩坑了。审慎的人会先查项目背景,问专业人士意见,甚至观察市场动向,就像老张去年拒绝参与虚拟货币炒作,后来那个平台果然爆雷。这告诉我们,面对诱惑时多问几个“为什么”,往往能避开大麻烦。
有人可能会问:审慎从事是不是等于胆小怕事?完全不是!有个真实案例:某科技公司在推出新产品前,研发团队反复测试了上千次,连包装盒的开启角度都调整了二十多个版本。这种审慎不是畏缩,而是对用户负责的态度。正如项目经理李姐说的:“我们不怕慢,只怕错。”结果产品一上市就因细节完美获得好评。
工作中如何体现审慎?看看财务部小王的故事。月初审批报销单时,他发现某张餐饮发票金额异常,虽然同事催着赶紧签字,但他坚持查证。最后发现是系统录入错误,避免了公司多支出一万多元。这个例子说明,审慎不是找茬,而是用专业态度守护规则。就像小王后来在部门会上分享的:“数字不会说谎,但需要我们主动倾听。”
现在有个有趣的现象:年轻人开始流行“反向审慎”。比如买电子产品前做三天攻略,谈恋爱却认识三天就闪婚。这提醒我们审慎需要用在刀刃上。我的邻居陈阿姨有句话很实在:“该快的时候像阵风,该慢的时候像棵树。”她帮女儿选大学专业时,带着孩子走访了十多个行业的从业者,这种关键决策上的审慎,确实改变了孩子的人生轨迹。
最后说说容易被忽视的日常审慎。上周小区物业要动用维修基金翻新花园,多数业主直接签字同意,只有退休教师赵伯伯坚持要明细报价单。结果发现预算虚高30%,重新招标后省下八万多。这件事让我想到:真正的审慎不是故作高深,而是对身边事物保持合理质疑。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或许我们最需要的,是培养“慢半拍”的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