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mín
  • yīn
  • guó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mín yīn guó fù

成语解释:殷:殷实,富足;阜:丰富。国家人民殷实富裕。

成语出处:《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》:“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时局

繁体字形:民殷國富

英文翻译:the people are noble and the country prosperous

民殷国富的意思

民:1.人民:国泰民安。为民除害。2.指某种人:藏民。回民。农民。渔民。牧民。居民。侨民。3.民间的:民歌。民谣。4.非军人;非军事的:拥军爱民。民航。民用。5.姓。

殷:[yīn]1.丰盛;丰富:殷实。殷富。2.深厚:殷切。期望甚殷。3.殷勤:招待甚殷。4.朝代,公元前1300—公元前1046,是商代迁都于殷(今河南安阳西北小屯村)后改用的称号。5.姓。[yān]赤黑色。[yǐn]形容雷声:殷其雷。

国:1.国家:国内。祖国。外国。保家卫国。2.代表或象征国家的:国徽。国旗。国花。3.在一国内最好的:国手。国色。4.指本国的,特指我国的:国产。国术。国画。国药。5.姓。

富:1.财产多(跟“贫、穷”相对):富裕。富有。富户。农村富了。2.使变富:富国强兵。富民政策。3.资源;财产:富源。财富。4.丰富;多:富饶。富于养分。5.姓。

成语评论

民殷国富”这个词听起来挺大气,但到底啥意思呢?举个例子,唐朝的“开元盛世”就是个典型。那时候老百姓种地不愁吃穿,商人做生意一路畅通,国库里的钱粮堆成山,西域来的骆驼队排着队进长安。这种“民殷”和“国富”同步实现的状态,不就是这个词最好的注解吗?

有人可能会问:“现在还能用这个词吗?”当然可以!你看咱们新农村建设,农民既有土地流转收入,又能在家门口开民宿,城里人周末开车来吃土鸡。国家用税收修高铁、建5G基站,这不就是现代版的民殷国富

不过我发现个有趣现象:有些国家GDP数字挺漂亮,但老百姓日子过得紧巴巴。这说明光有“国富”不够,得让钱真正流进菜篮子、药箱子和书包里。就像做蛋糕和分蛋糕的关系,既要拼命把蛋糕做大,也得讲究怎么切得均匀。

最近看新闻,有个三线城市搞智慧农业产业园,农民用手机APP种菜,大学生返乡搞直播带货。这种新旧结合的模式让我想起《盐铁论》里的辩论——官府该管多还是管少?其实无论古今,核心都是让民间活力真正释放出来。

说到个人体会,我爷爷总念叨“仓廪实而知礼节”。现在社区里大爷大妈跳广场舞都不占地盘吵架了,图书馆经常满座。这种软实力的提升,或许才是民殷国富更深层的意义——钱包鼓了,精神粮仓也不能空着。

最后想提个问题:“数字时代怎么重新定义富裕?”可能要看5G信号能不能覆盖山村小学,直播带货能不能帮滞销果农止损。当科技红利真正惠及每个普通人,这个词就会永远鲜活,就像春天的江水,既有磅礴气势,又能滋润每一寸土地。

民殷国富的造句

  1. 造句 辽东一地户口数万,公孙度治理之下民殷国富,又与高句丽、扶余、三韩等族交好。
  2. 造句 刘璋暗弱,张鲁在北,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,智能之士思得明君。
  3. 造句 如今,古老的中国焕发青春,不仅民殷国富,四海升平,而且经济发展,科学技术进步,人民生活大为改观,文学艺术繁荣昌盛。
  4. 造句 天府之国,民殷国富;然其主不能守。
  5. 造句 谁说没有,益州险塞,沃野千里,民殷国富,是个天府之国;有才能的人都仰慕皇叔的仁义和贤明,如果皇叔率兵攻取西川,他们都会前来效力。
  6. 造句 陛下,万万不可,现在民殷国富,聚米为山,发政施仁,弊绝风清,承平盛世,许多帝王一生都在为这奋斗没有达到。
  7. 造句 刘璋暗弱,……民殷国富而不知恤,智能之士思得明君。
  8. 造句 袁公路岂是相托之人?况冢中枯骨,何足介意?徐州户口百万,民殷国富。
  9. 造句 益州险塞,沃野千里,天府之土;刘璋暗弱,张鲁在北,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,智能之士思得明君。
  10. 造句 而陶使君入徐州,亲贤远佞,勤政有方,遂使徐州治下政通人和,民殷国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