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guó
  • mín
  • ā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guó fù mín ān

成语解释:国家富强,人民安定。

成语出处:《汉书·刑法志》:“至齐桓公任用管仲而国富民安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国家富强

繁体字形:國富民安

英文翻译:the country is prosperous and the people are at peace

国富民安的意思

国:1.国家:国内。祖国。外国。保家卫国。2.代表或象征国家的:国徽。国旗。国花。3.在一国内最好的:国手。国色。4.指本国的,特指我国的:国产。国术。国画。国药。5.姓。

富:1.财产多(跟“贫、穷”相对):富裕。富有。富户。农村富了。2.使变富:富国强兵。富民政策。3.资源;财产:富源。财富。4.丰富;多:富饶。富于养分。5.姓。

民:1.人民:国泰民安。为民除害。2.指某种人:藏民。回民。农民。渔民。牧民。居民。侨民。3.民间的:民歌。民谣。4.非军人;非军事的:拥军爱民。民航。民用。5.姓。

安:1.安定:心神不安。坐不安,立不稳。2.使安定:安民。安神。安邦定国。3.对生活、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:安于现状(满足于目前的状况,不求进步)。安之若素。4.平安;安全(跟“危”相对):公安。治安。转危为安。5.使有合适的位置:安插。安顿。6.安装;设立:安门窗。安电灯。咱们村上安有线电视了。7.加上:安罪名。安个头衔。8.存着;怀着(某种念头,多指不好的):你安的什么心?9.姓。10.疑问代词。11.问处所,跟“哪里”相同:而今安在?12.表示反问,跟“怎么、哪里”相同:不入虎穴,安得虎子?。安能若无其事?13.安培的简称。导体横截面每秒通过的电量是1库时,电流强度就是1安。

成语评论

国富民安”这个词听起来像是教科书里的概念?其实它离我们的生活很近。举个具体例子:某地原本贫困的县城发展起特色农业,村民不仅盖起了新楼房,晚上还能聚在广场跳舞——这就是“仓廪实而知礼节”的现实写照。当人们不再为衣食发愁,自然会产生更高的精神追求。

有人问:国富了民就一定安吗? 这就像问“家里存款多了就保证不吵架吗”。关键要看财富怎么用。比如某沿海城市把财政盈余大量投入公共医疗,社区医院挂号费只要1块钱,这样的惠民政策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“富”的温度,自然民心安定。

我曾在西北旅游时发现个有趣现象:牧民定居点的太阳能板既能发电又能供暖,政府补贴后每户每月电费不超过30元。这种“润物细无声”的基础建设,比直接发钱更能让民众感受到长治久安的保障。

可能有人好奇:普通百姓能为国富民安做什么? 其实就像拼图游戏,每个人都是关键一块。杭州有位退休教师义务教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书法,既传承文化又促进社区和谐。这种微小却持续的社会参与,正是“民安”的生动注脚。

最近注意到个新趋势:很多年轻人开始关注“县域经济”。他们发现老家县城通过发展绿色能源产业,既创造了就业岗位又保护了生态环境。这种兼顾发展与民生的模式,或许就是新时代“国富民安”的实践样本。

观察各国发展史会发现,真正的繁荣从来不是冰冷的经济数字。当菜市场大妈能笑着聊养老金涨幅,当外卖小哥有空闲时间刷题准备成人高考,这些具体而微的生活场景,才是丈量“国富民安”最真实的标尺。

国富民安的造句

  1. 造句 旧中国战火弥漫,生灵涂炭;新中国百业俱兴,国富民安。
  2. 造句 今日的中国,国富民安。
  3. 造句 大年三十笑开颜,鞭炮声声祝福传。高歌一曲盛世赞,国富民安幸福年。家家户户庆团圆,灯火辉煌笑声甜。守岁钟声千里远,通宵达旦到明天。祝除夕快乐,幸福美满!
  4. 造句 巴中经济特区,一座生态工业示范新城,兑现一个国富民安的承诺。
  5. 造句 和谐社会意味着社会稳定及国富民安。
  6. 造句 愿新的一年里国富民安,即使你肯沦为劣马。
  7. 造句 此时已是大唐贞观年间,国富民安,四夷宾服。
  8. 造句 王爷说笑了,我唐国富民安,轻讼简刑,天子圣明,王爷身为皇子,贵极人臣,何来危若累卵之说?
  9. 造句 殿下的国富民安就是挑起战祸与杀戮么?
  10. 造句 现在国富民安,朝廷一切都走上正轨,朕宵旰图治三十年,也该享受一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