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huǐ dǐ nà guā
成语解释:同“水里纳瓜”。
成语出处:元·张国宾《合汗衫》第二折:“好家私水底纳瓜,亲子父在拳中的这掿沙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多用于比喻句
繁体字形:水底納瓜
英文翻译:Water melon
水:1.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,化学式H2O。无色、无味、无臭的液体,在标准大气压(101325帕)下,冰点0℃,沸点100℃,4℃时密度最大,为1克/毫升。2.河流:汉水。淮水。3.指江、河、湖、海、洋:水陆交通。水旱码头。水上人家。4.(水儿)稀的汁:墨水。药水。甘蔗的水儿很甜。5.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:贴水。汇水。外水。6.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: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。7.姓。
底:[dǐ]1.最下面的部分:底层。底座。底下(a.下面;b.以后)。海底。底肥。2.末了:年底。月底。到底。3.根基,基础,留作根据:刨根问底。底蕴。底稿。底版。4.图案的基层:白底蓝花的瓶子。5.何,什么:底事伤感。6.古同“抵”,达到。[de]同“的”。
纳:1.收进来;放进来:出纳。闭门不纳。2.接受:纳降。采纳。3.享受:纳凉。4.放进去:纳入正轨。5.交付(捐税、公粮等):纳税。纳粮。6.姓。7.缝纫方法,在鞋底、袜底等上面密密地缝,使它结实耐磨:纳鞋底子。
瓜:1.蔓生植物,叶子像手掌,花多是黄色;果实可以吃。种类很多,如西瓜、南瓜、冬瓜、黄瓜等。2.这种植物的果实。3.(Guā)姓。
“水底纳瓜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奇怪,对吧?水底下怎么能种瓜呢?其实它的本意是用夸张的方式比喻做不可能成功的事。比如有人想用竹篮打水,或者试图说服一个坚决反对自己的人,这时候就可以说:“你这简直是水底纳瓜,白费力气啊!”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非要用“水底纳瓜”这么生僻的成语?其实类似的表达还有“缘木求鱼”“竹篮打水”,但“水底纳瓜”特别形象——想象农民把西瓜种子撒进河里,天天浇水施肥,最后却连瓜苗都看不到,这种画面感是不是特别生动?
有个真实案例:我邻居老张去年非要在家造火箭,买了几千块钱材料,结果院子里炸得乌烟瘴气。他儿子劝他:“爸,您这水底纳瓜的事能成吗?”结果上个月老张真做出了能飞30米的模型火箭,虽然离太空还差得远,但街坊们都夸他是“民间科学家”。你看,有时候“水底纳瓜”也能种出点新东西。
这里藏着个有意思的矛盾:明明知道不可能,为什么还有人前赴后继去尝试?就像希腊神话里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,或者愚公移山的故事。或许人类骨子里就带着这种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”的劲头,这种看似徒劳的努力,反而推动了文明进步。
以我观察,现在年轻人创业常被说是“水底纳瓜”。但换个角度看,正是这些“不切实际”的尝试,催生了共享经济、元宇宙这些新事物。就像二十年前有人说“要在网上卖东西”会被笑话,现在电商却改变了整个商业生态。有些瓜,说不定真能在特别的水域里长出来。
下次听到有人说你在做“水底纳瓜”的傻事,不妨笑着回应:“万一我发明了防水西瓜呢?”毕竟这个世界需要脚踏实地的人,也需要几个敢往水里撒种子的梦想家。就像爱迪生发明电灯前,谁相信黑夜真能被小玻璃泡照亮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