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huǐ
  • yuè
  • guān
  • yī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shuǐ yuè guān yīn

成语解释: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,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。见《法华经 普门品》。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俊秀逸。

成语出处: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一折:“兰麝香仍在,佩环声渐远。东风摇曳垂杨线,游丝牵惹桃花片,珠帘掩映芙蓉面。你道是河中开府相公家,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现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
繁体字形:水月觀音

英文翻译:elegant and delicate

水月观音的意思

水:1.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,化学式H2O。无色、无味、无臭的液体,在标准大气压(101325帕)下,冰点0℃,沸点100℃,4℃时密度最大,为1克/毫升。2.河流:汉水。淮水。3.指江、河、湖、海、洋:水陆交通。水旱码头。水上人家。4.(水儿)稀的汁:墨水。药水。甘蔗的水儿很甜。5.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:贴水。汇水。外水。6.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: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。7.姓。

月:1.月球;月亮:月食。月光。赏月。2.计时的单位,公历1年分为12个月。3.每月的:月刊。月产量。4.形状像月亮的;圆的:月琴。月饼。5.姓。

观:[guān]1.看:观看。走马观花。坐井观天。2.景象或样子:奇观。改观。3.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:乐观。悲观。世界观。[guàn]1.道教的庙宇:道观。白云观。2.(Guàn)姓。

音:1.声音;读音:音律。音乐。口音。乐音。杂音。把这个字的音读准。2.消息:佳音。音信。3.指音节:单音词。复音词。4.读(某音):“区”字作姓时音欧。5.姓。

成语评论

提到“水月观音”,许多人可能一头雾水:这究竟是成语还是佛教形象?其实,“水月观音”并非传统成语,而是佛教艺术中的一种观音形态。它通常描绘观音静坐于水边,身后映着一轮圆月,象征清净、慈悲与超脱。那如何用这个意象造一个“成语例句”呢?比如:“他的心境如水月观音,看似淡然却包容万物。”
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用水月来比喻观音?其实这里藏着古人的智慧。水无常形,月有圆缺,两者本是无常之物,但观音却以这种动态之景显化,正是为了传达“无常中见永恒”的深意。举个例子,若说“她处理危机时像水月观音般从容”,便是形容一种在变化中保持定力的智慧。

这种意象能用在哪些场景?现代人常说的“佛系”或许能与之呼应,但本质不同。水月观音的“静”不是消极躺平,而是像水面映月——风波起时,月影虽碎,明月始终在天。就像工作中遇到突发状况,若能“如水月观音观照全局”,便能既灵活应对又不失本心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水月观音的形象其实打破了我们对“慈悲”的刻板印象。传统认知里,慈悲或许意味着不断付出,但水月观音的“静观”提示我们:真正的关怀需要先守住内心的澄明。就像面对亲友矛盾,有时“水月观音式的倾听”比急于指导更有治愈力。

在艺术创作领域,这个意象尤其值得玩味。水墨画中常用留白表现水月观音的意境,正如写作中的“此时无声胜有声”。当我们描写人物时,与其堆砌形容词,不如说“她的存在就像水月观音图卷中的留白处”,反而更能引发想象。

最后不妨思考:为什么千年后的我们仍被这个形象触动?或许因为它隐喻着现代人渴望的生存状态——在信息洪流中保持清醒,在功利主义盛行时坚守本真。就像都市人偶尔抬头望月,那片刻宁静恰似与水月观音的隔空对话,提醒着我们:生命的圆满不在追逐,而在观照。

水月观音的造句

  1. 造句 景德镇窑青白釉水月观音菩萨像,元,西城区定阜大街西口出土,三层。
  2. 造句 水月观音面额丰腴,神采俨然,衣带飘洒若乘风翩翩欲飞.
  3. 造句 这种姿势的观音一般称水月观音。
  4. 造句 加上她貌若明月,肌肤丰满白腻,竟有一种水月观音之感。
  5. 造句 连移莲步,有珠蕊仙子之无双风流;嫩腰儿似弄风杨柳,有绛珠仙子之清高孤傲;款蹙湘裙,似水月观音之娇媚态度。
  6. 造句 大家紧盯着工作人员从箱子里一件件抬出四羊方尊、钱镠金书铁券和鎏金铜水月观音像,生怕漏看其中任何一个细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