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hàn xuè yán chē
成语解释:骏马拉运盐的车子。“汗血”,骏马。语出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;“盐车”,语出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夫骥之齿至矣,服盐车而上太行,蹄申膝折,尾湛胕溃,漉汁洒地,白汗交流,中阪迁延,负辕不能上。”后以“汗血盐车”喻人才埋没受屈。
成语出处:“汗血马”,在我国又称天马、大宛马,语出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;“盐车”,语出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夫骥之齿至矣,服盐车而上太行,蹄申膝折,尾湛胕溃,漉汁洒地,白汗交流,中阪迁延,负辕不能上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
繁体字形:汗血鹽車
英文翻译:Sweat and salt cart
汗:[hàn]人和高等动物从皮肤排泄出来的液体,是机体通过皮肤散热的主要方式。[hán]可汗(kèhán)的简称。
血:[xuè]1.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,红色,有腥气,由血浆、红细胞、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。作用是把养分和激素输送给体内各个组织,收集废物送到排泄器官,调节体温和抵御病菌等。也叫血液。2.有血统关系的:血亲。血缘。3.比喻刚强热烈:血性。血气。4.指月经。5.姓。[xiě]义同“血”(xuè):流了一点血。吐了两口血。
盐:1.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(或其他阳离子)和酸根阴离子。通常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结合的化合物。如硝酸钠(NaNO3)、硫酸铵[(NH4)2SO4]等。2.食盐的通称。
车:[chē]1.陆地上有轮子的运输工具:火车。汽车。马车。一辆车。2.利用轮轴旋转的机具:纺车。滑车。水车。3.指机器:开车。车间。4.车削:车圆。车螺丝钉。5.用水车取水:车水。6.转动(多指身体):车过身来。7.姓。[jū]象棋棋子的一种。
说到“汗血盐车”,可能很多人会一愣:这是什么意思?其实这个成语出自《战国策》,字面意思是“汗血宝马拉着运盐的车”,比喻人才被埋没或大材小用。比如一个顶尖程序员被安排每天整理Excel表格,这就叫“汗血盐车”——明明能力超群,却被困在琐碎的工作里。
有人问:“这个成语和‘怀才不遇’有什么区别?” 其实两者很像,但“汗血盐车”更强调“用错了地方”。就像让百米冠军去搬砖,不是没给他机会,而是机会完全不对口。这种错配在现代职场尤其常见,比如让擅长创意的人天天做数据统计。
举个例子:某公司高薪聘请的市场总监,入职后被要求每天核对报销单。这种场景下,我们可以说:“老张现在真是汗血盐车,他那套营销策略根本无处施展。” 这里既点明了人才浪费的事实,又暗含惋惜之意。
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现象? 个人觉得有两个原因:一是管理者缺乏识人用人的眼光,二是组织架构僵化。就像让鱼爬树,还怪它不如猴子灵活。现实中很多团队都在重复这种错误,比如让性格内向的技术骨干强行做客户接待。
有趣的是,这个成语还能反向使用。比如看到同事主动跳出舒适区,可以说:“小王终于摆脱汗血盐车的困境,转到研发部后整个人都在发光。” 这样的用法既保留了成语本意,又赋予了积极转变的意味。
需要警惕的是,现代社会“盐车”的形式更加隐蔽。比如让设计师用免费模版做海报,要求教师照本宣科教学,这些都在消耗人才的核心竞争力。真正聪明的做法应该是像伯乐相马那样,先看清每个人的天赋所在,再匹配合适的“战场”。
最后分享一个观察:与其抱怨自己遭遇“汗血盐车”,不如主动沟通展示能力。就像那匹传说中的汗血宝马,如果它真的扬起蹄子狂奔,盐车恐怕也困不住它。毕竟在这个时代,展现价值的方式比两千年前多了太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