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iāng liú rì xià
成语解释:见“江河日下”。
成语出处:孙中山《建国方略·知行总论》:“既经非常之破坏,而无非常之建设以继之,此所以祸乱相寻,江流日下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事业精力等
繁体字形:江流日下
英文翻译:the decline
江:1.大河:长江。珠江。黑龙江。2.(Jiāng)指长江:江汉。江淮。江南。江左。3.姓。
流:1.液体移动:流水。流汗。流血。流泪。流程。流泻。流质。流水不腐。汗流浃背。随波逐流(随着波浪起伏,跟着流水漂荡,喻没有主见,随着潮流走)。2.像水那样流动不定:流转(zhuǎn)。流通。流寇。流浪。流离。流散。流失。流沙。流露。流萤。3.传播:流言。流传。流芳。流弊。流毒。流行(xíng)。4.指江河的流水:河流。江流。溪流。激流。奔流。5.像水流的东西:气流。暖流。电流。6.向坏的方面转变:流于形式。7.旧时的刑罚,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:流放。流配。8.品类,等级:流辈。流派。9.指不正派:二流子。
日:1.太阳:日出。日落。2.指日本:日圆。日语。3.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;白天(跟“夜”相对):日班。日场。日日夜夜。夜以继日。4.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;一昼夜;天:今日。明日。改日再谈。5.用于计算天数:十日。多日不见。6.每天;一天天:日记。日产量。日新月异。生产日有增加。经济日趋繁荣。7.泛指一段时间:往日。来日。昔日。8.特指某一天:假日。生日。国庆日。9.姓。
下:1.方位词。位置在低处的:下游。下部。山下。往下看。2.等次或品级低的:下等。下级。下策。下品。3.方位词。次序或时间在后的:下次。下半年。下不为例。4.向下面:下达。下行。5.方位词。表示属于一定范围、情况、条件等:名下。部下。在党的领导下。在这种情况下。6.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:时下。节下。年下。7.用在数目字后面,表示方面或方位:两下都同意。往四下一看。8.姓。9.由高处到低处:下山。下楼。顺流而下。10.(雨、雪等)降落:下雨。下雪。下霜。11.发布;投递:下命令。下通知。下战书。12.去;到(处所):下乡。下车间。下馆子。13.退场:八一队的五号下,三号上。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。14.放入:下种。下面条。下本钱。下网捞鱼。15.进行(棋类游艺或比赛):下围棋。咱们下两盘象棋吧!16.卸除;取下:下装。把敌人的枪下了。把窗户下下来。17.做出(言论、判断等):下结论。下批语。下定义。18.低于;少于: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。19.用在“两、几”后面,表示本领、技能:他真有两下。就这么几下,你还要逞能?‖也说下子。20.表示由高处到低处:坐下。躺下。传下一道命令。21.表示有空间,能容纳:坐得下。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。这间屋子太小,睡不下六个人。22.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:打下基础。定下计策。准备下材料。
提到“江流日下”这个成语,许多人会联想到江河奔流、日渐衰落的画面。但具体怎么用?举个例子:“这几年传统手艺的传承,真像是江流日下,老师傅退休后,年轻人愿意学的越来越少。”这里的“江流日下”生动地描绘了传统技艺逐渐没落的趋势。
为什么这个成语适合形容这种现象?因为它用自然界的江河流动比喻事物由盛转衰的过程,既有画面感,又暗含时间推移带来的不可逆性。比如有人感慨:“公司的创新力如江流日下,新项目总在模仿旧模式。”这种表达既点出了问题,又不显得尖锐。
生活中有哪些类似场景?想象社区里的小书店:过去总挤满读者,如今顾客寥寥。店主摇头说:“实体书的销量,真是江流日下啊。”此时成语不仅描述现状,还隐约透露出对纸质书文化的怀念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用这个词是不是太悲观了?”其实不然。成语本身只是客观描述趋势,关键在于如何看待。就像有人评价某行业时说:“虽然传统渠道江流日下,但直播带货开辟了新航道。”这里反而突出了转机。
个人认为,“江流日下”的价值在于它的警示作用。当我们在工作中发现某项指标“江流日下”时,就像收到河流水位下降的警报,提醒我们该挖新河道或寻找新水源。它不仅是叹息的工具,更是行动的号角。
最后看个反转案例:某老牌企业年报写道:“尽管线下业务呈现江流日下之势,数字化转型却让整体营收逆势增长。”这打破了成语的消极印象,说明事物的发展从来不是单行道。水流的方向会变,关键在于掌舵的人是否愿意调整风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