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iāng hé rì xià
成语解释:日:一天天;下:低处。江河一天天流向低处;比喻事物日益衰落或局势越来越糟。
成语出处:清 顾炎武《答徐甥公肃书》:“昊天不吊,大命忽焉,山岳崩颓,江河日下,三风不儆,六逆弥臻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补语;指事业精力等每况愈下
繁体字形:江河日下
英文翻译:the decline
江:1.大河:长江。珠江。黑龙江。2.(Jiāng)指长江:江汉。江淮。江南。江左。3.姓。
河:1.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:江河。河流。内河。运河。护城河。一条河。2.指银河系:河外星系。3.(Hé)特指黄河:河西。河套。4.姓。
日:1.太阳:日出。日落。2.指日本:日圆。日语。3.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;白天(跟“夜”相对):日班。日场。日日夜夜。夜以继日。4.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;一昼夜;天:今日。明日。改日再谈。5.用于计算天数:十日。多日不见。6.每天;一天天:日记。日产量。日新月异。生产日有增加。经济日趋繁荣。7.泛指一段时间:往日。来日。昔日。8.特指某一天:假日。生日。国庆日。9.姓。
下:1.方位词。位置在低处的:下游。下部。山下。往下看。2.等次或品级低的:下等。下级。下策。下品。3.方位词。次序或时间在后的:下次。下半年。下不为例。4.向下面:下达。下行。5.方位词。表示属于一定范围、情况、条件等:名下。部下。在党的领导下。在这种情况下。6.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:时下。节下。年下。7.用在数目字后面,表示方面或方位:两下都同意。往四下一看。8.姓。9.由高处到低处:下山。下楼。顺流而下。10.(雨、雪等)降落:下雨。下雪。下霜。11.发布;投递:下命令。下通知。下战书。12.去;到(处所):下乡。下车间。下馆子。13.退场:八一队的五号下,三号上。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。14.放入:下种。下面条。下本钱。下网捞鱼。15.进行(棋类游艺或比赛):下围棋。咱们下两盘象棋吧!16.卸除;取下:下装。把敌人的枪下了。把窗户下下来。17.做出(言论、判断等):下结论。下批语。下定义。18.低于;少于: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。19.用在“两、几”后面,表示本领、技能:他真有两下。就这么几下,你还要逞能?‖也说下子。20.表示由高处到低处:坐下。躺下。传下一道命令。21.表示有空间,能容纳:坐得下。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。这间屋子太小,睡不下六个人。22.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:打下基础。定下计策。准备下材料。
提到“江河日下”,许多人会联想到字面意思:河流水位一天比一天低。但作为成语,它其实比喻事物逐渐衰落。比如有人感叹:“传统戏曲的观众就像江河日下,年轻人更爱刷短视频了。”这种对比既形象又带点无奈。
为什么会用“江河日下”形容衰退呢?试想一条曾经奔涌的大河,水量渐少、流速变缓,岸边草木凋零——这和某些行业或文化逐渐失去生命力的状态如出一辙。比如纸质媒体的订阅量持续下滑,就像河水退去后露出干裂的河床,让人忍不住思考:这是时代进步的必然,还是值得挽救的珍贵存在?
有趣的是,这个成语在现实中常被误用。有人看到奶茶店排队人数减少就说“生意江河日下”,其实可能只是天气转凉的自然波动。真正的“江河日下”需要长期趋势支撑,就像某地旅游业因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破坏,十年间游客从络绎不绝变得门可罗雀,这才算得上典型例证。
在我看来,用动态眼光看待“江河日下”更重要。黄河历史上多次改道,但始终滋养着中华文明。某些事物的衰落未必是终点,反而可能是新生的契机。就像实体书店转型成文化空间后,反而吸引了更多年轻群体。这种转变告诉我们:与其哀叹“江河日下”,不如思考如何疏通新的河道。
当我们在生活中观察到类似现象时,不妨多问一句:这种变化是否真的不可逆转?就像智能手机普及后,老年群体起初难以适应,但社区开设的手机课堂让银发族重新连接数字世界。水流的方向或许会变,但只要找到合适的河床,生命力总会以新的方式延续。
下次听到有人说“XX行业江河日下”时,我们可以试着补充:“但下游说不定正形成新的湖泊呢?”这种乐观不是盲目唱反调,而是提醒我们: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潮汐规律,关键在于如何顺势而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