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mò mò wú wén
成语解释:无声无息,没人知道。指没有什么名声。
成语出处: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33回:“你我要是见的到此,虽不能和大帅一般威震四海,也不致没没无闻了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不为人所知
繁体字形:没没無聞
英文翻译:fall into oblivion
没:[méi]1.无;没有:屋里没人。我没铅笔。2.副词。未;未曾:没红。没来过。[mò]1.沉下去:沉没。淹没。2.漫过;高过:水深没顶。积雪没膝。3.隐藏:出没无常。4.把财物充公:没收。5.完了;终结:没世(终身)。没齿(一辈子)。6.同“殁”:病没。
没:[méi]1.无;没有:屋里没人。我没铅笔。2.副词。未;未曾:没红。没来过。[mò]1.沉下去:沉没。淹没。2.漫过;高过:水深没顶。积雪没膝。3.隐藏:出没无常。4.把财物充公:没收。5.完了;终结:没世(终身)。没齿(一辈子)。6.同“殁”:病没。
无:[wú]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无到有。无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2.不:无论。无须。3.不论:事无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4.同“毋”。5.姓。[mó]见【南无】。
闻:1.听见:听而不闻。耳闻不如目见。2.听见的事情;消息:见闻。新闻。奇闻。3.有名望的:闻人。4.名声:令闻。秽闻。5.用鼻子嗅:你闻闻这是什么味儿?6.姓。
“没没无闻”这个词,听起来就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种子——明明存在却无人留意。比如在科学实验室里,一位研究员花了十年时间改良水稻品种,期间没有发表论文、没有媒体报道,但他的成果最终让千万农民增收。这时人们才意识到:原来那些“看不见的付出”才是真正的基石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现代社会强调个人品牌,默默无闻还有意义吗?”其实就像城市里的地下管网系统,平时没人会想起它们的存在,可一旦停水停电,整个城市都会瘫痪。价值从来不取决于曝光度,社区里定期帮独居老人买菜的热心邻居,图书馆角落修补旧书的志愿者,都在用行动诠释着这个词的温度。
我曾在古镇见过一位竹编手艺人,他的作品不参加展览、不挂网店,只卖给真正懂行的客人。当被问及为何不扩大经营时,他边编竹篮边说:“急什么呢?好东西自己会说话。”这种专注当下、不争虚名的态度,反而让他的手艺比商业化的同行更显珍贵。
有趣的是,互联网时代让“没没无闻”有了新形态。有位程序员默默维护着开源代码库,全球开发者都在使用他写的工具包,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。这就像夜空中的星星,我们享受着它们的光亮,但大多数时候叫不出每颗星的名字。贡献与影响力,从来都不需要聚光灯来证明。
观察自然界的苔藓或许能给我们启发:它们不会像花朵那样引人注目,却在保持水土、净化空气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。选择默默耕耘的人,往往拥有更坚韧的生命力。毕竟,参天大树在成为地标之前,也要经历数十年不被注意的成长时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