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fǎ bù chuán liù ěr
成语解释:指极端秘密,不能让第三者知道。
成语出处: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回:“这话可法不传六耳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
繁体字形:灋不傳六耳
英文翻译:Six ears of Dharma
法:1.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,由国家制定或认可,受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的总称,包括法律、法令、条例、命令、决定等:合法。犯法。变法。军法。婚姻法。绳之以法。依法治国。2.方法;方式:办法。用法。土法。加法。这件事没法儿办。3.标准;模范;可以仿效的:法帖。法书。取法乎上。4.仿效;效法:师法。法其遗志。5.佛教的道理:佛法。现身说法。6.法术:作法。斗(dòu)法。7.姓。8.指法国:法语。法文。9.法拉的简称。一个电容器,充以1库电量时,电势升高1伏,电容就是1法。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传:[chuán]1.由一方交给另一方;由上代交给下代:流传。由前向后传。古代传下来的文化遗产。2.传授:师传。把自己的手艺传给人。3.传播:宣传。胜利的消息传遍全国。4.传导:传电。传热。5.表达:传神。传情。6.发出命令叫人来:传讯。把他传来。7.传染:这种病传人。8.姓。[zhuàn]叙述历史故事的作品(多用于小说名称):《水浒传》。《吕梁英雄传》。
六:[liù]1.数目。五加一的和。2.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。相当于简谱的“5”。[lù]用于地名,如六安(在安徽)。
耳:1.耳朵:耳聋眼花。耳闻目睹。2.形状像耳朵的东西:木耳。银耳。3.位置在两旁的:耳房。耳门。4.姓。5.而已;罢了:想当然耳。技止此耳。
哎呦喂,今儿咱来聊聊"法不传六耳"这个成语,您可别急着打哈欠啊!这成语乍一听像武侠小说里的秘笈口诀,其实说白了就是"重要机密不能随便外传"的意思。您问为啥非得是六个耳朵?嗨,古人讲究"三人成虎",六耳可不就是三个人么!
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吧:老张在公司年会上神秘兮兮地说:"咱们新产品的核心算法啊..."突然压低嗓门指了指天花板,"法不传六耳啊各位!"您瞧,这就是典型的职场版应用场景。不过话说回来,现代人用这成语可不光指商业机密,就连老妈教闺女做拿手菜时也会来一句:"这火候秘诀法不传六耳哦!"
您可能要问了:"现在互联网时代,啥秘密都藏不住,这成语还管用吗?"这话可得两说。就拿我邻居老王来说吧,他去年研发了个自动浇花装置,图纸愣是锁在保险箱里,结果上个月还真靠这个专利赚了个盆满钵满。所以说啊,关键信息该保密时就得学学松鼠藏松子——藏着掖着准没错!
不过话分两头说,我发现现在年轻人用这成语时更活泛了。前些天在咖啡馆听见俩小姑娘聊天:"哎我跟你说,我男神昨天..."突然警觉地左右看看,"法不传六耳啊!"您瞧,连恋爱八卦都能套用,可见这成语的生命力有多旺盛。
最后唠句实在的,虽说现在是信息爆炸时代,但有些事儿还真得讲究个"看人下菜碟"。就像我爷爷常说的:"该捂着的时候别敞着,该敞着的时候别捂着。"您品,您细品,是不是跟"法不传六耳"有异曲同工之妙?得嘞,今儿就唠到这儿,您要是悟出点门道来,那就算咱没白费这番口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