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fǎ wài shī ēn
成语解释:施:施行,给予。超越法律而给予恩惠。指宽大处理,免施刑罚
成语出处:清·梁章钜《归田琐记·鳌拜》:“仍照皇祖所降谕旨,给予一等男爵,世袭罔替,已足以示国家法外施恩,旧勋之意矣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分句;指宽大处理罪犯
繁体字形:灋外施恩
英文翻译:be lenient within the limits of the law
法:1.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,由国家制定或认可,受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的总称,包括法律、法令、条例、命令、决定等:合法。犯法。变法。军法。婚姻法。绳之以法。依法治国。2.方法;方式:办法。用法。土法。加法。这件事没法儿办。3.标准;模范;可以仿效的:法帖。法书。取法乎上。4.仿效;效法:师法。法其遗志。5.佛教的道理:佛法。现身说法。6.法术:作法。斗(dòu)法。7.姓。8.指法国:法语。法文。9.法拉的简称。一个电容器,充以1库电量时,电势升高1伏,电容就是1法。
外:1.外边;外边的。与“内”“里”相对:门外。外表。2.关系疏远的;不是自己这方面的:外人。外乡。3.指外国:对外贸易。外侨。4.非原有的;非正式的:外加。外号。5.称母亲、姐妹、女儿的亲属:外祖母。外甥。外孙。
施:1.施行2.;施展:实施。措施。施工。无计可施。3.给予:施礼。施压力。4.施舍:施诊。施与。5.在物体上加某种东西:施粉(搽粉)。施化肥。6.姓。
恩:1.恩惠:恩德。恩深似海。他对我有恩。2.(Ēn)姓。
法外施恩这个词听着挺玄乎,其实生活中处处有影子。比如邻居家孩子偷摘了老王种的柿子,按小区规定要罚款,但老王见孩子主动认错还帮忙打扫院子,最后摆摆手说"下不为例"。这种在规矩之外留有余地的处理方式,就是法外施恩的生动写照。
有人会问:这不是破坏规则吗?其实关键在于度的把握。去年社区垃圾分类检查时,张阿姨总把湿垃圾装在破洞塑料袋里。志愿者本要开罚单,发现她独居且手部残疾,转而教她用双层报纸打包。这种人性化处置既维护了规则尊严,又让制度有了温度。
我曾在医院见过更暖心的场景。急救室门口有位农民工忘带医保卡,按流程必须先缴费。主治医师看着患者煞白的脸色,直接拍板:"先救人,手续后面补"。白大褂上的红十字,此刻闪耀着比规章制度更耀眼的人性光辉。
法外施恩最考验智慧的地方,在于如何区分"情有可原"和"得寸进尺"。就像交警处理送孕妇闯红灯的网约车司机,既不能鼓励违法,又要理解紧急状况。这种"板子高高举起,轻轻落下"的智慧,让冷冰冰的条文长出了会呼吸的毛细血管。
现代社会越来越讲究程序正义,但总有些特殊情况需要灵活处理。疫情时很多城市允许流动摊贩在指定区域经营,既保住底层饭碗,又维系市容秩序。这种充满烟火气的治理智慧,或许就是法外施恩在现代社会的最佳注脚。
当我们在讨论这个成语时,本质上是在探讨规则与人性如何共处。就像春天的柳树,既要有笔直主干支撑,也需要柔软枝条随风摆动。真正成熟的社会,应该学会在坚守底线的前提下,为那些值得同情的例外留一扇透气的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