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tài ē dào chí
成语解释:倒拿着剑,把剑柄给别人。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,自己反受其害
成语出处:宋·秦观《李训论》:“自德宗惩北军之变,以左右神策、天威等军分委宦官主之,由是太阿倒持,不复可取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使自己被动
繁体字形:泰阿倒持
英文翻译:surrender one 's power to another at one 's own peril
泰:1.平安;安宁:泰然。国泰民安。2.极;最:泰西。3.太;过甚:简略泰甚。富贵泰盛。4.姓。
阿:[ā]1.用在排行、小名或姓的前面,有亲昵的意味:阿大。阿宝。阿唐。2.用在某些亲属名称的前面:阿婆。阿爹。阿哥。[ē]1.迎合;偏袒:阿附。阿谀。刚直不阿。阿其所好。2.大的丘陵:崇阿。3.弯曲的地方:山阿。4.指山东东阿:阿胶。5.姓。
倒:[dǎo]1.竖立的东西躺下来:摔倒。墙倒了。倒塌。倒台。打倒。卧倒。2.对调,转移,更换,改换:倒手。倒换。倒车。倒卖。倒仓。倒戈。[dào]1.位置上下前后翻转:倒立。倒挂。倒影。倒置。2.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:倒水。倒茶。3.反过来,相反地:倒行逆施。反攻倒算。倒贴。4.向后,往后退:倒退。倒车。5.却:东西倒不坏,就是旧了点。
持:1.拿着;握着:持枪。2.保守住:维持。持久。3.掌握;料理:主持。勤俭持家。4.挟制:挟持。胁持。5.对抗:相持不下。
你有没有听过“泰阿倒持”这个成语?它背后藏着一个挺有意思的警示。先举个生活化的例子:老王把自家超市的进货权全权交给新来的店员,结果对方用低价劣质商品以次充好,最后不仅顾客流失,还赔上了多年口碑。这就像握着宝剑却把剑柄递给别人,主动权完全失控了。
为什么会发生这种“递刀把子”的操作?其实很多人是出于信任或者图省事。就像古代故事里,楚王把象征权力的泰阿剑交给臣子展示,结果反被胁迫。现在有些创业公司老板盲目放权给合伙人,连财务章都不过问,等发现账目有问题时,公司早已被掏空。
有个朋友最近跟我聊起他的教训:作为项目组长,他把核心代码交给实习生单独开发,结果对方带着代码跳槽去了竞品公司。这种“倒持泰阿”的情况,本质上是对风险判断的疏忽。就像你把车钥匙交给刚考完科目一的新手,还让他开山路夜车,出事概率自然飙升。
难道信任他人就是错的吗?当然不是。关键是要把握“授权的安全绳”。我见过聪明的管理者会这样做:重要项目采用AB角制度,既给新人锻炼机会,又有老员工兜底;家族企业传位时,会设置三年观察期。这种有保留的信任,就像给宝剑加个剑鞘,既发挥了利器的价值,又避免了反伤自身。
有个现象挺有意思:越是能力强的领导,越容易掉进这个陷阱。他们总觉得自己能掌控全局,却忘了人性经不起考验。就像《三国演义》里董卓把兵权交给吕布,结果众所周知。反观现代企业,任正非那句“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决策”,其实配套着完善的内审机制,这才是避免倒持泰阿的智慧。
最后给大家提个醒:下次准备交出“泰阿剑”时,不妨先问自己三个问题:这个人的能力是否撑得起责任?有没有设置止损线?万一出问题我能否及时补救?生活中很多关系破裂、合作崩盘,往往始于一次草率的权力让渡。记住,真正的掌控力不在于握得多紧,而在于放手的时机和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