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ié jǐ cóng gōng
成语解释:见“洁己奉公”。
成语出处:《辛亥革命·武昌起义·湖北军政府都督命令》:“是时湖北不仅财政充裕,同志皆洁己从公,而军械子弹被服,亦甚充足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廉洁奉公
繁体字形:潔己従公
英文翻译:Clean oneself and serve the public
洁:1.清洁:整洁。纯洁。洁白。2.姓。
己:1.自己:知己知彼。舍己为人。严于律己。2.天干的第六位。见〖干支〗。3.姓。
从:[cóng]1.依顺:顺从。盲从。从善如流。2.采取,按照:从优。3.跟随:愿从其后。4.跟随的人:侍从。仆从。5.参与:从业。从政。投笔从戎。6.由,自:从古至今。从我做起。7.次要的:主从。从犯。8.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:从父(伯父、叔父的通称)。9.中国魏以后,古代官品(有“正品”和“从品”之分,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)。10.姓。[zòng]1.古同“纵”,竖,直。2.古同“纵”,放任。
公:1.属于国家或集体的(跟“私”相对):公款。公物。公事公办。2.共同的;大家承认的:公分母。公议。公约。3.属于国际间的:公海。公制。公历。4.使公开:公布。公之于世。5.公平;公正:公买公卖。大公无私。秉公办理。6.公事;公务:办公。公余。因公出差。7.姓。8.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:公爵。公侯。王公大臣。9.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:诸公。张公。10.丈夫的父亲;公公:公婆。11.属性词。(禽兽)雄性的(跟“母”相对):公羊。这只小鸡是公的。
“洁己从公”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人廉洁自律、秉公办事。比如某位公务员拒绝亲戚的请托,坚持按规章审批项目,同事称赞他:“老张这些年真正做到了洁己从公,连单位打印纸都没拿回家用过。”这样的例子让我们思考:在人情社会中保持原则,是否会影响人际关系?其实恰恰相反,当人们看到你做事公正,反而更愿意信任你。
某企业高管面临供应商的豪华宴请邀约时,选择在员工食堂边吃工作餐边谈合作。这种“洁己从公”的作风看似不近人情,实则建立了健康的商业关系。有人会问:在利益诱惑面前如何守住底线?关键是把集体利益当作衡量标准——就像厨师不会偷尝给客人的菜肴,职业操守应当成为本能反应。
小区业委会主任每月公示维修基金明细,连两块钱的复印费都标注清楚。这种“洁己从公”的细节处理,让原本互相猜忌的邻居们开始主动参与公共事务。这揭示了一个常被忽视的道理:廉洁不是故作清高,而是通过透明化操作消除猜疑,最终提升整体运作效率。
值得讨论的是,洁己从公是否意味着要完全牺牲个人利益?某扶贫干部驻村三年,虽然拒绝了所有土特产,但通过帮村民打通电商渠道,既保住了原则又实现了增收。这种智慧说明:公私界限并非不可调和,关键在找到创造性的解决方案。就像园丁修剪花枝,看似削减实则促进整体繁荣。
观察身边那些真正践行这个成语的人,会发现他们往往保持着某种轻盈感。某审计师朋友常说:“带着私心工作就像背着沙袋跑步,账目查清了,心里也敞亮了。”这种状态印证了老子“圣人后其身而身先”的哲理——当个人得失不再成为决策的干扰项,反而能做出更清醒的判断。
在信息愈发透明的今天,洁己从公的内涵正在扩展。它不仅关乎金钱往来,更体现在数据隐私保护、知识产权尊重等新领域。就像程序员拒绝在代码中留后门,教师公平对待每个学生,这些日常选择都在诠释着新时代的廉洁精神。或许真正的廉洁,始于对自己职业底线的清醒认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