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ié jǐ fèng gōng
成语解释:保持自身廉洁,一心奉行公事。
成语出处:《宋书·林邑传》:“法命肃齐,文武毕力,洁己奉公,以身率下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廉洁奉公
繁体字形:潔己奉公
英文翻译:clean oneself and perform a duty
洁:1.清洁:整洁。纯洁。洁白。2.姓。
己:1.自己:知己知彼。舍己为人。严于律己。2.天干的第六位。见〖干支〗。3.姓。
奉:1.给;献给(多指对上级或长辈):奉献。奉上新书一册。2.接受(多指上级或长辈的):奉旨。奉上级命令。3.尊重:崇奉。奉为圭臬。4.信仰:信奉。素奉佛教。5.侍候:奉养。侍奉。6.敬辞,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:奉托。奉陪。奉劝。奉告。7.姓。
公:1.属于国家或集体的(跟“私”相对):公款。公物。公事公办。2.共同的;大家承认的:公分母。公议。公约。3.属于国际间的:公海。公制。公历。4.使公开:公布。公之于世。5.公平;公正:公买公卖。大公无私。秉公办理。6.公事;公务:办公。公余。因公出差。7.姓。8.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:公爵。公侯。王公大臣。9.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:诸公。张公。10.丈夫的父亲;公公:公婆。11.属性词。(禽兽)雄性的(跟“母”相对):公羊。这只小鸡是公的。
“洁己奉公”这个词听起来有点严肃,但它离咱们的生活其实很近。比如公司里负责采购的老张,每次选供应商都公开比价,哪怕亲戚找他“通融”,他也坚持按流程办事。有人问他:“你这么较真图什么?”他总说:“钱是公司的,信任是自己的。”你看,洁己奉公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大事,而是在利益面前守住底线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洁己奉公只是官员的事吗?”当然不是!社区志愿者王阿姨就是个例子。她负责分发捐赠物资,自家孩子想要多拿件羽绒服,她硬是没同意:“东西是给困难户的,咱们不能开这个头。”这种选择看似不近人情,却让更多人相信公益的真实性。普通人能做到这一点,恰恰说明洁己奉公是每个人都能实践的品质。
再来看个历史场景。明朝海瑞调任地方官时,连驿站提供的伙食都自掏腰包,下属劝他“别太刻薄自己”,他却说:“占公家便宜就像偷邻居家的米,偷一斗和偷一勺都是偷。”这种“斤斤计较”的态度,反而让他在百姓心中成了值得托付的人。或许有人觉得这样做“吃亏”,但长远来看,守住清白带来的信任感,远比短期利益珍贵得多。
我始终认为,洁己奉公在现代社会有了新内涵。就像程序员拒绝在代码里留后门,医生不开不必要的检查单,这些选择看似微小,却在点滴中构建着社会运行的基石。尤其在信息透明的时代,一个人的廉洁就像玻璃房子里的蜡烛,既照亮自己,也让别人看得清亮——这种双向的安心感,或许正是这个词最实在的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