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qīng shēn jié jǐ
成语解释:谓保持自身节操,身体力行。
成语出处:《南史·可尚之传》:“太保王弘每称其清身洁己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为人
繁体字形:清身潔己
英文翻译:Clean oneself
清:1.洁净;清澄。与“浊”相对:清波。2.清楚;明白:分清敌我。说清道理。3.查点:清仓。4.寂静:清幽。5.尽;完;一点不留:清除。6.不贪污:清廉。7.朝代名(1644—1911)。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。1616年(明万历四十四年)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。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。1644年明亡,清世祖爱新觉罗·福临入关,定都北京,逐步统一全国。1911年(清宣统三年)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,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。
身:1.身体:身上。转过身去。身高五尺。翻了一个身。2.指生命:奋不顾身。3.自己;本身:以身作则。身先士卒。身临其境。身为领导,当然应该走在群众的前面。4.人的品格和修养:修身。立身处世。5.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:车身。河身。船身。机身。6.用于衣服:换了身衣裳。做两身儿制服。
洁:1.清洁:整洁。纯洁。洁白。2.姓。
己:1.自己:知己知彼。舍己为人。严于律己。2.天干的第六位。见〖干支〗。3.姓。
说到"清身洁己"这个成语,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是古时候对官员的要求,和现代生活关系不大。但仔细想想,在朋友圈总能看到有人发"今天又拒绝了客户的礼物"这样的动态,这不正是这个成语的生动写照吗?
有人可能会问:普通人又不是当官的,需要讲究"清身洁己"吗?其实这个成语早就突破了职业界限。比如公司采购员小张坚持货比三家,哪怕供应商暗示给回扣也从不心动。这种职业操守,本质上就是在践行"清身洁己"的精神。
有个有趣的发现:越是基层岗位,保持"清身洁己"反而越需要定力。小区物业王师傅每次帮业主收快递都仔细登记,有次业主搬家时硬塞给他两包好烟,他转头就交到管理处。这种在"小权力"面前不动摇的态度,比身居高位更考验人品。
现代社会物质诱惑这么多,坚持原则会不会太吃亏?我倒觉得这是个价值观选择题。朋友开的装修公司宁愿少接单,也坚决不做以次充好的事。五年过去,他的回头客比例是全城最高的。这让我想起老话说的:"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"。
有趣的是,"清身洁己"正在年轻人中焕发新活力。00后实习生拒绝帮主管做假账,95后公务员主动公示个人财产,这些现象都说明,品德修养始终是立身处世的根基。与其说这是个古老的要求,不如看作与时俱进的生存智慧。
说到底,选择清身洁己不是要做道德完人,而是在面对诱惑时守住底线。就像那位坚持不卖过期食品的便利店老板说的:"赚该赚的钱,睡觉才踏实"。这种朴素的处世哲学,或许正是这个成语最接地气的诠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