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dòng
  • chá
  • qiū
  • háo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dòng chá qiū háo

成语解释:洞察:看得很清楚;秋毫:鸟兽秋天身上新生的细毛,比喻极其细小的事物。形容人目光敏锐,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。

成语出处: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明足以察秋毫之末,而不见舆薪,则王许之乎?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看得清楚

繁体字形:洞詧秌毫

英文翻译:be perceptive of the minutest detail

洞察秋毫的意思

洞:[dòng]1.洞穴;窟窿。2.透彻;清楚:洞晓。洞若观火。3.数目“0”的另一种说法。[tóng]地名,洪洞

察:1.仔细看;调查:观~|考~|~其言,观其行。2.(Chá)姓。

秋:1.秋季:深秋。秋风。秋雨。秋高气爽。2.庄稼成熟或成熟时节:麦秋。大秋。3.指一年的时间:千秋万岁。一日不见,如隔三秋。4.指某个时期(多指不好的):多事之秋。危急存亡之秋。5.姓。6.见〖秋千〗。

毫:1.细长而尖的毛:狼毫笔。羊毫笔。2.指毛笔:挥毫。3.秤或戥子上用手提的绳:头毫。二毫。4.一点儿(只用于否定式):毫不足怪。毫无头绪。5.(某些计量单位的)千分之一:毫米。毫升。毫克。6.计量单位名称。a)长度,10丝等于1毫,10毫等于1厘。b)质量或重量,10丝等于1毫,10毫等于1厘。7.货币单位,即角。

成语评论

哎,你瞧这“洞察秋毫”四个字,乍一听是不是像武侠小说里高手才有的超能力?其实说白了就是观察力特别牛,连秋天动物新长的细毛都能看清楚。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吧:老张在公司会议上总能发现合同里小数点后第三位的错误,同事都说他“比Excel表格还精准”,这不就是洞察秋毫的真人示范嘛!

可能有小伙伴要问了:这成语用在工作里合适吗?嘿,还真别说!现在职场流行个词叫“细节控”,就像咱隔壁组的设计师小王,连海报上0.5毫米的色差都能揪出来。这种本事往大了说就是洞察秋毫,往小了说就是专业态度——毕竟魔鬼藏在细节里不是?

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场景。上周我家娃写作业,指着语文书问:“爸爸,这成语能用在游戏里吗?”你猜怎么着?还真行!像《王者荣耀》里的大神玩家,草丛里露个衣角都能预判敌人位置,这不就是游戏版的洞察秋毫?要我说啊,这成语早就不局限在古文里了,现在连小学生打游戏都用得上。

不过话说回来,洞察秋毫可不等于较真儿。记得前阵子看《舌尖上的中国》,有个厨师能把豆腐切成头发丝那么细。要换成咱们普通人,可能切两刀就喊“差不多得了”,但人家那叫手艺人的火眼金睛。所以说啊,关键得看用在啥地方——该精细的时候得精细,该放手的时候也得会抓大放小。

最后给大家支个招儿:下次遇到需要观察力的场合,不妨先做个深呼吸,把手机调成静音。就像我家楼下卖煎饼的大妈,她那双眼睛能同时盯着六个正在摊的煎饼,还能抽空跟顾客唠嗑。这种本事可不是天生的,都是二十年练出来的功夫。所以说洞察秋毫这事儿吧,三分天注定,七分靠打拼,剩下的九十分嘛...哎您可别当真,我开个玩笑!

洞察秋毫的造句

  1. 造句 多亏父母洞察秋毫,及时发现了她的异常现象,送到医院后才让人松了口气。
  2. 造句 洞察秋毫是每一个修道者的终极目标。
  3. 造句 人皆能举足轻重,思虑明达,洞察秋毫,富有创意,成就功业。
  4. 造句 善于察言观色,洞察秋毫的叶嘉欣当然没有这么容易让沈枫忽悠,蒙混过关,诘问道:“肯定是什么见不得光的,你自己看李虎那一脸猥琐的表情,还想骗我。
  5. 造句 他察言观色,就像洞察秋毫,巨细无遗。
  6. 造句 此刻,二夫人洞察秋毫的眼睛逐渐眯成了一道缝,她要透视面前这个孩子。
  7. 造句 吴峥听后放开心神观看体内,体内一切都洞察秋毫。
  8. 造句 那双洞察秋毫的眼睛总是能在关键的时刻注意到战局的细微变化。
  9. 造句 现在王天对于自身的修为,早就已经是洞察秋毫,住胎境第八境界“金刚境”。
  10. 造句 叶团长一定对现今时局洞察秋毫,不会死守成规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