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liú
  • xīng
  • chè
  • dià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liú xīng chè diàn

成语解释:见“流星飞电”。

成语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70回:“手起处真似流星掣电,石子来吓得鬼哭神惊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

繁体字形:流星掣電

英文翻译:Meteor electrification

流星掣电的意思

流:1.液体移动:流水。流汗。流血。流泪。流程。流泻。流质。流水不腐。汗流浃背。随波逐流(随着波浪起伏,跟着流水漂荡,喻没有主见,随着潮流走)。2.像水那样流动不定:流转(zhuǎn)。流通。流寇。流浪。流离。流散。流失。流沙。流露。流萤。3.传播:流言。流传。流芳。流弊。流毒。流行(xíng)。4.指江河的流水:河流。江流。溪流。激流。奔流。5.像水流的东西:气流。暖流。电流。6.向坏的方面转变:流于形式。7.旧时的刑罚,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:流放。流配。8.品类,等级:流辈。流派。9.指不正派:二流子。

星:1.天文学上指宇宙间能发光的或反射光的天体;一般指夜间天空中发光的天体:星球。恒星。行(xíng)星。卫星。披星戴月。2.细碎的小颗粒东西:火星儿。3.秤等衡器上记数的点:定盘星。4.军官衣领上的徽记:五星将军。5.形容夜间:星行。星奔。6.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:星宿。7.像星一样排列,分散:星星点点。8.喻某一方面新出现的杰出人物:影星。歌星。9.古代妇女面上所饰的花点。10.以星象推算吉凶祸福的方术:星术。星相(xiàng)。11.原子核物理学上指高能粒子射入核乳胶或云室、气泡室时发现有许多径迹从一点发出的现象。12.国际通用的衡量宾馆、饭店的等级标准:星级。五星饭店。

掣:1.拽;拉:牵掣。掣肘。2.抽:掣签。3.极快地闪过:风驰电掣。

电:1.物质的一种属性。物体是由原子组成的,在正常情况下,原子中正负电量相等,因而整个物体被认为是不带电的或中性的。当它们由于摩擦等原因失去一部分电子时,就带正电;获得电子时,就带负电。2.触电:电了我一下。3.电报;打电报:来电。电告。4.指闪电:雷电交加。

成语评论

说到“流星掣电”,很多人会联想到转瞬即逝的画面。比如“他骑着摩托车在赛道上飞驰,速度堪比流星掣电,观众还没看清车身就消失在弯道尽头”。这个成语到底适合用在哪些场景?它和“风驰电掣”有什么区别?其实核心差异在于视觉冲击——前者强调划破夜空的惊艳轨迹,后者更侧重速度本身。

看这个例子:“快递小哥每天穿梭在楼宇之间,送货速度如流星掣电,包裹总能赶在客户预期前送达。”这里既保留了速度感,又暗含了“在特定环境里划出行动轨迹”的意味。相比之下,若是单纯描述赛车比赛,用“风驰电掣”会更贴切,因为重点在于车辆本身的疾驰状态。

有意思的是,这个成语在科技领域有了新生命。有工程师这样描述:“我们团队开发的算法像流星掣电般完成数据处理,原本需要三小时的任务现在三分钟就能搞定。”这种用法突破了自然现象的描述,将抽象的技术进步具象化。个人觉得这种创新运用特别生动,既保留成语韵味,又赋予时代特征。

或许有人会问:现代汉语中是否还有必要使用这类成语?我的观察是,恰当地使用反而能让表达更鲜活。比如形容短跑运动员:“她在百米赛道上的爆发如流星掣电,起跑瞬间就与其他选手拉开差距。”比直接说“跑得很快”多了画面感和情绪张力。语言就像调色盘,成语就是那些特别的颜色。

回到日常交流,这个成语还能化解尴尬。当朋友抱怨工作节奏太快时,可以调侃:“你这工作量简直是流星掣电级别的,要不咱们找老板申请个太空减速伞?”用轻松的方式既表达了同理心,又不会让对话变得沉重。语言的魅力,往往藏在恰到好处的比喻里。

最后看个反常识的用法:“老张修电脑的手艺堪称流星掣电,别人要折腾半天的故障,他五分钟就能找到症结。”这里速度不是唯一重点,更强调解决问题的精准高效。可见成语的运用不必拘泥字面意思,关键是通过意象传递出核心感受。下次遇到需要描述“快而惊艳”的场景时,不妨试试这个成语。

流星掣电的造句

  1. 造句 流星掣电:比喻迅疾。同“流星飞电”。
  2. 造句 一声,银针拖曳着红线,势若风雷鸣动,速如流星掣电。
  3. 造句 手起处真似流星掣电,石子来吓得鬼哭神惊。
  4. 造句 杨珞也不多言,翻身上马,众人扬鞭踢蹬,如流星掣电般向华山而来。
  5. 造句 手起处如流星掣电般径向董平打出,董平眼捷手快,拨过了石子。
  6. 造句 迅电流光;星驰电掣;星飞电急;流星掣电。
  7. 造句 的作用下,流星掣电一般飞来,落入了杨宁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