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hōng léi chè diàn
成语解释:雷声隆隆,电光闪闪。
成语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2回:“黛玉听了这话,如轰雷掣电,细细思之,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真切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
繁体字形:轟靁掣電
英文翻译:with the force of thunder and lightning
轰:1.形容打雷、放炮、爆炸等巨大的声音:突然轰的一声,震得山鸣谷应。2.(雷)鸣;(炮)击;(火药)爆炸:轰炸。轰击。雷轰电闪。轰平了几个山头。3.赶;驱逐:轰麻雀。他摇着鞭子轰牲口。把他轰出去。
雷:1.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近时放出闪电,闪电引起的高温使空气膨胀、水滴汽化而发生的强烈爆炸声。2.一种爆炸性的武器:水雷。地雷。
掣:1.拽;拉:牵掣。掣肘。2.抽:掣签。3.极快地闪过:风驰电掣。
电:1.物质的一种属性。物体是由原子组成的,在正常情况下,原子中正负电量相等,因而整个物体被认为是不带电的或中性的。当它们由于摩擦等原因失去一部分电子时,就带正电;获得电子时,就带负电。2.触电:电了我一下。3.电报;打电报:来电。电告。4.指闪电:雷电交加。
夏夜,窗外突然闪过一道白光,紧接着“轰隆”声震得玻璃窗嗡嗡作响。小明吓得从床上跳起来,抓着被子喊:“这是打雷还是爆炸?”妈妈笑着推开房门:“这叫轰雷掣电,你课本里学的成语忘啦?”此刻的雷声与成语的意境完美契合,既描绘了雷电交加的气势,又暗示了突发事件的冲击力。
消防车的警笛声划破凌晨三点的寂静,红色车灯在雨幕中拉出流动的光带。老张披着外套站在阳台嘀咕:“这阵仗像打仗似的。”邻居王叔递给他一杯热茶:“抢险救灾就得轰雷掣电,晚半分钟都可能出大事。”这里成语不再局限于自然现象,转而比喻必须争分夺秒的紧急行动,展现出语言强大的适应性。
篮球赛最后十秒,小吴带球突破的身影引得全场尖叫。解说员激动得破音:“这个转身过人堪称轰雷掣电!”有观众不解:“形容动作快为啥用雷电?”其实成语在此处完成了双重隐喻——既比拟运动员的爆发力,又暗示这个关键动作如同雷电劈开僵局般具有决定性。
现代人常觉得古语生僻,但“轰雷掣电”在短视频时代意外焕发新生。当博主用0.5倍速解析闪电形成过程时,弹幕里“这才是真正的轰雷掣电”获得高赞。这个现象揭示:传统文化符号与科技媒介碰撞时,反而能激发更鲜活的理解维度。那些看似陈旧的语言,或许正等待着与新时代产生共振的契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