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liú
  • hàn
  • jiā
  • bèi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liú hàn jiā bèi

成语解释:①形容出汗多,湿透了背上的衣服。②形容惭愧不安之极。

成语出处:宋·无名氏《青琐后集》:“每延英奏对,虽严冬盛寒亦流汗浃背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满身大汗

繁体字形:流汗浹背

英文翻译:Sweating

流汗浃背的意思

流:1.液体移动:流水。流汗。流血。流泪。流程。流泻。流质。流水不腐。汗流浃背。随波逐流(随着波浪起伏,跟着流水漂荡,喻没有主见,随着潮流走)。2.像水那样流动不定:流转(zhuǎn)。流通。流寇。流浪。流离。流散。流失。流沙。流露。流萤。3.传播:流言。流传。流芳。流弊。流毒。流行(xíng)。4.指江河的流水:河流。江流。溪流。激流。奔流。5.像水流的东西:气流。暖流。电流。6.向坏的方面转变:流于形式。7.旧时的刑罚,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:流放。流配。8.品类,等级:流辈。流派。9.指不正派:二流子。

汗:[hàn]人和高等动物从皮肤排泄出来的液体,是机体通过皮肤散热的主要方式。[hán]可汗(kèhán)的简称。

浃:湿透:汗流浃背。

背:[bèi]1.躯干的一部分,部位跟胸和腹相对:后背。背影。擦擦背。2.(背儿)某些物体的反面或后部:手背。刀背儿。墨透纸背。3.(Bèi)姓。4.背部对着(跟“向”相对):背山面海。背水作战。人心向背。5.离开:背井离乡。6.躲避;瞒:光明正大,没什么背人的事。7.背诵:背台词。书背熟了。8.违背;违反:背约。背信弃义。9.朝着相反的方向:他把脸背过去,装着没看见。10.偏僻:背静。背街小巷。深山小路很背。11.不顺利;倒霉:手气背。12.听觉不灵:耳朵有点背。[bēi]1.(人)用脊背驮:把草捆好背回村去。2.负担;承担:背债。这个责任我还背得起。3.指一个人一次背的量:一背麦子。一背柴火。

成语评论

流汗浃背”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?举个例子,小明在烈日下帮邻居搬家具,衬衫被汗水浸透,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,这时候妈妈说:“你看他忙得流汗浃背,快给他递瓶水!”这里既描述了身体的劳累,又带出关怀的温度。

有人可能会问:“流汗浃背只能形容体力劳动吗?”其实不然。上周公司汇报方案时,新手同事小张握着翻页笔的手不停发抖,PPT讲到一半后背衬衫已经透出汗渍。会后组长拍拍他肩膀说:“第一次上台紧张到流汗浃背很正常,下次准备充分点就好。”这说明心理压力同样会引发这种生理反应。

更有意思的是,这个成语还能用在非人类场景。比如描写老式空调维修现场:“维修工拆开发黄的外壳,零件上的陈年灰尘混着油污,让在场的每个人都看得流汗浃背。”这里用夸张手法把视觉冲击转化为体感共鸣,是不是比直接说“让人难受”更生动?

个人觉得现代人“流汗浃背”的场景正在变化。以前多是田间劳作或重体力活,现在可能是赶地铁时跑丢一只鞋,或是深夜改方案电脑突然蓝屏。这种时代迁移让成语焕发新生命,下次遇到外卖小哥爬20楼送餐,不妨对他说:“辛苦您跑得流汗浃背,注意防暑啊!”

最后留个思考题:当你看到孩子玩轮滑摔了十几次仍不肯放弃,膝盖擦破皮还在练习,这时候用“流汗浃背”合适吗?或许可以这么说:“看着他训练得流汗浃背却眼神发亮,突然明白热爱的力量有多强大。”这里既保留成语本意,又赋予积极向上的新解读。

"流汗浃背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