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liú xuè chéng hé
成语解释:形容被杀的人极多
成语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3回:“杀的尸横遍野,流血成河,大败亏输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战争残酷
繁体字形:流血成河
英文翻译:Bleeding into a river
流:1.液体移动:流水。流汗。流血。流泪。流程。流泻。流质。流水不腐。汗流浃背。随波逐流(随着波浪起伏,跟着流水漂荡,喻没有主见,随着潮流走)。2.像水那样流动不定:流转(zhuǎn)。流通。流寇。流浪。流离。流散。流失。流沙。流露。流萤。3.传播:流言。流传。流芳。流弊。流毒。流行(xíng)。4.指江河的流水:河流。江流。溪流。激流。奔流。5.像水流的东西:气流。暖流。电流。6.向坏的方面转变:流于形式。7.旧时的刑罚,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:流放。流配。8.品类,等级:流辈。流派。9.指不正派:二流子。
血:[xuè]1.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,红色,有腥气,由血浆、红细胞、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。作用是把养分和激素输送给体内各个组织,收集废物送到排泄器官,调节体温和抵御病菌等。也叫血液。2.有血统关系的:血亲。血缘。3.比喻刚强热烈:血性。血气。4.指月经。5.姓。[xiě]义同“血”(xuè):流了一点血。吐了两口血。
成:1.完成;成功(跟“败”相对):大功告成。事情成了。2.成全:成人之美。玉成其事。3.成为;变为:百炼成钢。雪化成水。4.成果;成就:坐享其成。一事无成。5.生物生长到定形、成熟的阶段:成虫。成人。6.已定的;定形的;现成的:成规。成见。成例。成药。7.表示达到一个单位(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):成批生产。成千成万。成年累月。水果成箱买便宜。8.表示答应、许可:成!就这么办吧。9.表示有能力:他可真成!什么都难不住他。10.姓。11.十分之一叫一成:九成金。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成。
河:1.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:江河。河流。内河。运河。护城河。一条河。2.指银河系:河外星系。3.(Hé)特指黄河:河西。河套。4.姓。
提到“血流成河”,许多人会联想到战争或灾难的惨烈场景。比如:“古代战场上,两军厮杀后,尸横遍野、血流成河,连泥土都被染成了暗红色。”这样的画面感让成语的冲击力变得具体。但问题来了:这个成语只能用来描述真实的历史事件吗?答案显然是否定的。
实际上,现代语境中,“血流成河”更多被用来强调某种极端状态。例如:“市场竞争激烈时,某些行业的价格战打得‘血流成河’,中小企业纷纷倒闭。”这里没有真实的血液,但用夸张的比喻传递出残酷的生存环境。这种用法是否合理?关键在于理解成语的象征意义——它本质上是在表达“代价巨大且充满牺牲”的隐喻。
有趣的是,这个成语还能引发更深层的思考。当人们说“网络骂战导致评论区血流成河”时,是否在暗示语言暴力的危害不亚于真实伤害?从心理学角度看,激烈的情绪冲突确实会造成精神层面的“创伤”。这种延伸用法反映出语言随时代演变的灵活性。
个人认为,成语的生命力在于其适应性。“血流成河”从具象到抽象的转化,恰恰说明人类表达需求的升级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过度使用此类强烈词汇可能削弱其警示意义。就像用高音喇叭喊话,听多了反而让人麻木。
下次看到这个成语时,不妨多问一句:作者想强调的究竟是什么?是客观描述的惨状,还是主观感受的强度?理解背后的意图,远比纠结字面意义更重要。语言如同流水,既能载舟亦能覆舟,关键在于使用者如何把握分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