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liú xuè piāo lǔ
成语解释:卤:通“橹”,大盾牌。血流得能将橹浮起来。形容死伤极多。亦作“流血漂忤”。
成语出处: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中山策》:“此战之于伊阙,大破二国之军,流血漂卤,斩首二十四万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血流成河
繁体字形:流血漂滷
英文翻译:Bloody brine
流:1.液体移动:流水。流汗。流血。流泪。流程。流泻。流质。流水不腐。汗流浃背。随波逐流(随着波浪起伏,跟着流水漂荡,喻没有主见,随着潮流走)。2.像水那样流动不定:流转(zhuǎn)。流通。流寇。流浪。流离。流散。流失。流沙。流露。流萤。3.传播:流言。流传。流芳。流弊。流毒。流行(xíng)。4.指江河的流水:河流。江流。溪流。激流。奔流。5.像水流的东西:气流。暖流。电流。6.向坏的方面转变:流于形式。7.旧时的刑罚,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:流放。流配。8.品类,等级:流辈。流派。9.指不正派:二流子。
血:[xuè]1.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,红色,有腥气,由血浆、红细胞、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。作用是把养分和激素输送给体内各个组织,收集废物送到排泄器官,调节体温和抵御病菌等。也叫血液。2.有血统关系的:血亲。血缘。3.比喻刚强热烈:血性。血气。4.指月经。5.姓。[xiě]义同“血”(xuè):流了一点血。吐了两口血。
漂:[piāo]1.停留在液体表面不下沉:树叶在水面上漂着。2.浮在液体表面顺着液体流动或风吹动的方向移动:远远漂过来一只小船。[piǎo]1.漂白:漂过的布特别白。2.用水冲去杂质:漂朱砂。[piào](事情、账目等)落空:那事没有什么指望,漂了。
卤:1.卤水。2.一种烹饪方法。把原料(不切碎)放入较大的锅中,加盐及其他调料煮。3.一种浇在面条等食物上的浓汁。一般先用肉片、鸡蛋等做汤最后勾芡。4.古又同“虏”。5.古又同“鲁莽”的“鲁”。6.古又同“橹”。
“流血漂卤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些吓人,但它其实藏着一段生动的历史画面。比如在《史记》中,描述古代战争时写道:“两军交战,死者过半,流血漂卤。”这里的“卤”指的是盾牌,意思是战场上流的血多到能让盾牌漂浮起来,足见战况之惨烈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为什么古人会用‘卤’这个字?”其实,“卤”在古汉语中有多种含义,除了指盐碱地,还代表一种木制盾牌。成语中的“漂卤”既凸显了伤亡规模之大,也在字词搭配上形成视觉冲击力,就像我们看到洪水冲走房屋一样震撼。
再看现代使用场景:假设某公司经历恶性竞争,员工感叹:“这次市场争夺简直像流血漂卤,三个部门都被裁撤了。”虽然原意描述战争,但用在比喻职场残酷性时,反而能引发更强烈的共鸣。这种跨时空的适配性,正是汉语成语的魅力。
有人疑惑:“这种血腥的成语适合日常使用吗?”我的个人观点是:关键在于语境。在讨论历史教训或强调和平可贵时,这个成语就像警钟;而用在朋友间开玩笑说“昨晚火锅局简直是流血漂卤”,反而能制造幽默反差——当然,前提是对方能理解你的调侃意图。
成语的生命力在于灵活运用。当我们说“互联网行业的流量争夺战已到流血漂卤的地步”,既保留了原意的激烈感,又赋予了时代特征。这种古今结合的表达方式,比直接说“竞争白热化”更有记忆点,也更能激发听众的想象力。
最后要提醒的是:任何语言工具都需要适度使用。就像辣椒能让菜肴增色,但放太多会掩盖食材本味。当我们用“流血漂卤”描述家长群里抢报名额的现象时,既达到了夸张效果,也不会让人产生真正的不适感——毕竟谁都明白,这只是个带着历史温度的语言魔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