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huò
  • yà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dú huò wú yàn

成语解释:渎:同“黩”,贪污;货:财物;厌:满足。贪污财物没有满足。形容贪得无厌

成语出处: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昭公十三年》:“晋有羊舌鲋者,渎货无厌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很贪婪

繁体字形:瀆貨無厭

英文翻译:No disgust with profane goods

渎货无厌的意思

渎:[dú]1.水沟,小渠,亦泛指河川:沟渎。四渎(古代对中国“长江”、“黄河”、“淮河”、“济水”的合称)。2.轻慢,对人不恭敬:亵渎。渎职。烦渎。[dòu]古同“”,洞。

货:1.货币;钱:通货。2.货物;商品:百货。南货。订货。销货。货真价实。奇货可居。商店来了一批货。3.指人(骂人的话):笨货。蠢货。好吃懒做的货。4.出卖:货卖。5.姓。

无:[wú]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无到有。无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2.不:无论。无须。3.不论:事无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4.同“”。5.姓。[mó]见【南无】。

厌:1.不喜欢;憎恶:厌烦。厌弃。2.满足:学而不厌。

成语评论

哎,说到“渎货无厌”这个词,大家可能有点陌生,但换成大白话就是“贪得无厌,捞钱没够”。比如老王炒股赚了十万,结果还想再翻倍,最后连本金都赔光了,这就叫典型的“渎货无厌”——对吧?说白了,人性嘛,总是容易得寸进尺。

那问题来了:为什么有些人会“渎货无厌”呢? 举个例子,公司高管张总明明年薪百万,却偷偷挪用公款买豪车,结果被查了个底朝天。其实啊,背后往往是欲望的“黑洞”——总觉得“再多一点才够安全”,结果反而掉进坑里。你看,这和吃自助餐一个道理,明明饱了还硬塞,最后难受的只能是自己。

不过话说回来,怎么避免这种心态? 我有个朋友开小店,赚了钱就定期捐一部分给山区孩子。他说这叫“财富循环”,钱流动起来反而更踏实。个人觉得这招挺聪明,既满足了赚钱的成就感,又不会让贪念失控。毕竟啊,钱这东西就像沙子,攥得越紧漏得越快。

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。菜市场刘阿姨卖菜总爱缺斤短两,结果老顾客都跑光了。邻居劝她:“您这可不就是‘渎货无厌’嘛,为这点小利丢了口碑多亏啊!”后来刘阿姨改了做法,反而生意越来越红火。所以说啊,有时候“少拿点”才是“多赚点”的窍门。

个人观点插一句:现在直播带货动不动就“买三送五”,搞得人总觉得“不买就亏了”。其实冷静想想,家里堆着用不上的东西,不也是另一种浪费吗?咱们老祖宗说的“知足常乐”,在哪儿都不过时。就像爬山,总盯着山顶会错过半山腰的野花,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