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ù liǎn wú yàn
成语解释:聚敛:搜刮,盘剥。厌:饱,满足。尽力收刮钱财,永远也不满足。形容非常贪婪。
成语出处: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规箴》:“王夷甫妇郭泰宁女,才拙而性刚,聚敛无厌,干豫人事,夷甫患之而不能禁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非常贪婪
繁体字形:聚斂無厭
英文翻译:Never be tired of gathering
聚:1.聚集:聚会。聚沙成塔。大家聚在一起商量商量。明天星期日,咱们找个地方聚聚。2.姓。
敛:1.收起;收住:敛容。敛足。2.约束:敛迹。3.收集;征收:敛钱。横征暴敛。把工具敛起来。
无:[wú]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无到有。无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2.不:无论。无须。3.不论:事无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4.同“毋”。5.姓。[mó]见【南无】。
厌:1.不喜欢;憎恶:厌烦。厌弃。2.满足:学而不厌。
“聚敛无厌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疯狂积累财富,永远不会满足”,常用来形容贪婪无度的人。比如《红楼梦》里的王熙凤,表面上精明能干,暗地里却克扣月钱、收受贿赂,甚至利用高利贷敛财。她曾说:“我倒想做个清白人,可这府里上下几百口,哪一处不得银子填?”这种明明已经手握大权却仍不满足的心态,正是“聚敛无厌”的典型写照。
核心问题:为什么有些人会陷入聚敛无厌的怪圈?心理学研究发现,贪婪往往源于内心的安全感缺失。就像有人拼命囤积生活用品,不是因为真的需要,而是担心“未来不够用”。这种焦虑感一旦转移到金钱和权力上,就会演变成无止境的索取——哪怕早已超出实际需求。
现代职场中也不乏类似案例。某互联网公司高管张某,年薪数百万仍利用职务之便虚报发票,连团队聚餐的200元差价都要私吞。当审计部门质询时,他竟辩解:“公司每年赚几十亿,这点钱算什么?”这种将“占小便宜”合理化的思维,正是聚敛无厌者的常见逻辑——他们总能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借口。
个人观察:物质积累的悖论我曾接触过一位收藏家,他满屋子的古董字画都用防尘布罩着,自己却住在逼仄的储物间。当被问及为何不享受藏品时,他回答:“好东西当然要收着。”这让我想到,聚敛的本质有时不是追求财富本身,而是沉迷于“拥有”带来的虚幻掌控感。
童话《渔夫与金鱼》的故事同样发人深省。老太婆从木盆要到大房子,从贵族身份索要到女皇宝座,最终因贪得无厌被打回原形。这个寓言提醒我们:当欲望失去边界,得到越多反而可能失去更多。就像过度捕捞会毁掉渔场,无止境的索取终将破坏生存根基。
值得思考的是,现代社会常把“越多越好”当作成功标准。但观察那些真正活得自在的人,往往更懂得“够用即停”的智慧。或许我们需要重新定义“富足”——不是看银行账户的数字,而是衡量内心是否真正感到充盈。毕竟,能驾驭欲望的人,才是真正的财富主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