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ér
  • jué
  • jǐ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kě ér jué jǐng

成语解释:到口渴才掘井。比喻事先没有准备,临时才想办法。

成语出处: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:“夫病已成而后药之,乱已成而后治之,譬犹渴而穿井,斗而铸锥,不亦晚乎!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办事没计划

繁体字形:渴而掘井

英文翻译:take measures only when in urgency

渴而掘井的意思

渴:1.口干想喝水:解渴。又渴又饿。临渴掘井。2.迫切地:渴望。渴念。3.姓。

而:1.连接动词、形容词或词组、分句等。a)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:伟大而艰巨的任务。战而胜之。取而代之。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,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。b)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:栀子花的香,浓而不烈,清而不淡。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,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。c)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,表示转折: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,就会影响改进技术、提高生产。d)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: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,不会有任何成就。2.有“到”的意思:一而再,再而三。由秋而冬。由南而北。3.把表示时间、方式、目的、原因、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:匆匆而来。挺身而出。为正义而战。因公而死。视情况而定。4.插在主语谓语中间,有“如果”的意思: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,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。5.姓。

掘:刨;挖:掘地。临渴掘井。

井:1.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,洞壁多砌上砖石:水井。一口井。双眼井。2.形状像井的东西:矿井。油井。竖井。探井。渗井。天井。3.古制八家为一井,后借指人口聚居的地方或乡里:乡井。市井。井邑。背井离乡。4.二十八宿之一。5.姓。6.形容整齐:井然。井井有条。

成语评论

渴而掘井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奇怪,但它背后藏着深刻的道理。比如有人问:“为什么总有人等到问题爆发了才行动?”其实这就像爬山不带水壶,走到半路渴得不行才开始挖井——这时候体力耗尽、工具不足,大概率是来不及的。

举个职场中的例子:小王连续三年没参加任何技能培训,结果公司突然推行数字化改革。他白天焦头烂额应付新系统,晚上熬夜恶补网课,这种被动追赶的状态,正是“渴而掘井”的典型写照。自问:为什么人总是重复这种模式?或许我们容易低估变化的加速度,总以为“现在用不上”的知识可以无限期推迟学习。

有意思的是,这种现象在健康管理领域更常见。就像邻居张阿姨,每年体检报告都提示胆固醇偏高,但她总说“还没到吃药的程度”。直到某天突发心绞痛送急诊,才哭着说“早知道该听医生的”。这种侥幸心理,本质上和沙漠里渴极了才找水源的行为逻辑如出一辙。

不过换个角度看,这个成语也在提醒我们修正的机会。去年有个创业朋友让我印象深刻:他要求团队每季度必须花三天研究行业前沿报告。有人质疑“现在业务用不上”,他却说:“等客户需要时再研究,那我们就成了被市场拖着走的掘井人。”这种主动蓄水的思维,或许才是破解困局的关键钥匙。

观察身边那些活得从容的人,往往会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点:在阳光灿烂时修补屋顶,在粮仓满溢时规划荒年。就像种果树不能等想吃果子才播种,生活的智慧往往藏在“提前半步”的预见里。下次面对重要但不紧急的事,不妨多问自己:这件事现在不做,会成为未来的“沙漠掘井”现场吗?

渴而掘井的造句

  1. 造句 宜未雨而绸缪,毋临渴而掘井。
  2. 造句 宜未雨而绸缪,毋临渴而掘井。自奉必须俭约,宴客切勿留连。器具质而洁,瓦缶胜金玉;饮食约而精,园蔬愈珍馐。勿营华屋,勿谋良田。
  3. 造句 毋临渴而掘井,宜未雨而绸缪!
  4. 造句 宜未雨而绸缪,毋临渴而掘井,提前准备总是好的,谁知道以后还得碰上多少麻烦事呢。
  5. 造句 老话说的好,易未雨而绸缪,勿临渴而掘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