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fán yán suì yǔ
成语解释:烦:多,繁剧;碎:琐碎。形容文词杂乱、琐碎
成语出处: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一回:“接风送行,及至任中,宦囊百凡顺意,这都不为烦言碎语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说话或文章
繁体字形:煩言碎語
英文翻译:Boring words
烦:1.烦闷:烦恼。心烦意乱。心里有点儿烦。2.厌烦:耐烦。这些话都听烦了。3.使厌烦:我正忙着呢,你别烦我了。4.又多又乱:烦杂。要言不烦。5.烦劳:有事相烦。烦您给带个信儿。
言:1.话:言语。语言。格言。诺言。发言。有言在先。言外之意。2.说:言之有理。畅所欲言。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。3.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:五言诗。万言书。全书近二十万言。4.姓。
碎:1.完整的东西破成零片零块:碗摔碎了。2.使碎:碎石机。碎尸万段。3.零星;不完整:碎布。琐碎。4.絮烦;唠叨:嘴太碎。
语:[yǔ]1.话:语言。语音。汉语。外语。成语。千言万语。2.说:细语。低语。不言不语。默默不语。3.谚语;成语:语云,“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。”4.代替语言表示意思的动作或方式:手语。旗语。灯语。5.姓。[yù]告诉:不以语人。
“烦言碎语”这个词,字面上就带着点让人皱眉的意味——比如办公室里总有人喜欢在茶水间嘀咕:“听说小张升职是因为和领导走得近……”这种背后议论既没证据又伤和气,就像耳边嗡嗡的苍蝇,赶不走还惹人心烦。
这时候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烦言碎语总能传得特别快?其实这和“情绪传染”有关——负面话题自带抓马效果,听的人容易跟着兴奋,结果一句闲话像接力赛一样被无限放大。但仔细想想,这些话里十句有八句是添油加醋,剩下两句还是凭空猜测。
记得去年表姐准备创业时,亲戚群里突然冒出一堆“忠告”:“现在经济这么差,别瞎折腾”“女孩子稳定最重要”。当时她差点被这些声音带偏,后来咬牙屏蔽干扰,如今小店月流水反而比原工资高两倍。这件事让我发现:别人的评价就像超市里的试吃品——尝一口可以,但别让它决定你买什么菜。
怎么判断哪些话该听,哪些该过滤?有个简单方法:拿张纸中间画条线,左边写“事实”,右边写“观点”。比如邻居说“你家装修吵得我没法睡觉”(事实),但“你们家人素质真差”(观点),前者需要沟通解决,后者完全可以当作风声。
信息爆炸的时代,我们其实比古人更需要“选择性失聪”。就像手机里的消息免打扰功能,给生活设置静音模式反而能听见真正重要的声音。下次再遇到烦言碎语,不妨试试在心里默念:这又不是天气预报,我何必为它调整出行计划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