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rè guō shàng lóu yǐ
成语解释:形容心里烦躁、焦急,坐立不安的样子。同“热锅上蚂蚁”。
成语出处:《隋唐演义》第十九回:“这壁厢太子与杨素,是热锅上蝼蚁,盼不到一个消息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人急躁等
繁体字形:熱鍋上螻蟻
英文翻译:Ants in hot pot
热:1.物体内部分子不规则运动放出的一种能量。物质燃烧都能产生热。2.温度高;感觉温度高(跟“冷”相对):热水。趁热打铁。三伏天很热。3.使热;加热(多指食物):热一热饭。把菜汤热一下。4.生病引起的高体温:发热。退热。5.情意深厚:亲热。热爱。热心肠儿。6.形容非常羡慕或急切想得到:眼热。热衷。7.受很多人欢迎的:热货。热门儿。现在对外汉语教学很热。8.加在名词、动词或词组后,表示形成的某种热潮:足球热。旅游热。自学热。9.放射性强:热原子。10.姓。
锅:1.烹煮食物或烧水的器具:饭锅。铁锅。砂锅。火锅。锅炉。锅饼。锅巴。锅烟子。2.形状像锅的东西:烟袋锅。
上:[shàng]1.方位词。位置在高处的:上部。上游。往上看。2.等级或品质高的:上等。上级。上品。3.方位词。次序或时间在前的:上卷。上次。上半年。4.旧时指皇帝:上谕。5.向上面:上缴。上升。上进。6.姓。7.由低处到高处:上山。上楼。上车。8.到;去(某个地方):上街。上工厂。他上哪儿去了?9.向上级呈递:上书。10.向前进:老张快上,投篮。见困难就上,见荣誉就让。11.出场:这一场戏,你应该从左边的旁门上。这一场球,你们五个先上。12.把饭菜等端上桌子:上饭。上菜。上茶。13.添补;增加:上水。上货。14.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;把一件东西的两部分安装在一起:上刺刀。上螺丝。15.涂;搽:上颜色。上药。16.达到;够(一定数量或程度):上百人。上年纪。⒁(又shǎng)上声:平上去入。17.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,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的“1”。见〖工尺〗。18.表示由低处向高处:爬上山顶。19.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:锁上门。考上了大学。那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。20.表示开始并继续:爱上了农村。[shǎng]指上声,“上2”shàng⒁的又音。[shang]1.用在名词后,表示在物体的表面:脸上。墙上。桌子上。2.用在名词后,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:会上。书上。课堂上。报纸上。3.表示某一方面:组织上。事实上。思想上。
蝼:〔蝼蛄〕也叫蛞蝼。俗称土狗子。通称蝲蝲蛄。昆虫。生活在土中,前足能掘土。是咬食农作物幼苗、根、茎的地下害虫。
蚁:1.昆虫,种类很多,一般体小,呈黑、褐、红等色,触角丝状或棒状,腹部球状,腰部细。营群居生活,分雌蚁、雄蚁、工蚁和兵蚁。雌蚁和雄蚁都有单眼,有翅。工蚁和兵蚁都没有翅,生殖器官不发达。工蚁担任筑巢、采集食物、抚养幼虫等工作。兵蚁负责守卫。2.(Yǐ)姓。
“热锅上蝼蚁”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简单来说,它形容人在极度焦虑或困境中手足无措的样子,就像蝼蚁被丢进烧热的锅里,急得团团转却找不到出路。这种场景是不是让你联想到自己赶工却电脑死机,或者考试时突然大脑空白的经历?
举个例子:“眼看会议还有十分钟开始,王经理发现U盘里的文件不翼而飞,急得像热锅上蝼蚁似的,把办公桌翻了个底朝天。” 这里既表现了当事人的慌乱,也暗示了问题发生的具体场景——现代职场中的技术故障危机。
有人可能会问:这个成语和“热锅上的蚂蚁”有什么区别?其实两者表达的情绪相似,但“蝼蚁”更强调个体的渺小感。想象一下团队项目出问题时,作为普通职员的无力感,是不是比单纯描述焦虑更贴切?这种细微差别让语言表达更立体。
我个人觉得,这个成语在数字化时代有了新的生命力。现代人面对信息洪流时,常会陷入“热锅蝼蚁”的状态——比如同时处理十几个工作群消息,或者直播带货时突发网络卡顿。这些新场景让古老的成语焕发新生。
如何在生活中用好这个表达?比如描述备考学生:“离高考还剩三天,小李发现错题本不见了,急得如热锅蝼蚁,把复习资料摊了满床。”这种用法既保留了成语的生动性,又加入了符合时代特征的具体细节。
与其说这是个单纯描述焦虑的成语,不如看作提醒我们保持冷静的警示灯。下次遇到突发状况时,不妨深呼吸三秒,告诉自己“别做热锅蝼蚁”,毕竟冷静思考才是解决问题的钥匙。这样看来,传统文化智慧对现代生活依然充满指导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