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rán
  • jiān
  • dòu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rán qí jiān dòu

成语解释:比喻骨肉相残。同“煮豆燃萁”。

成语出处: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三:“生死由来一样情,燃萁煎豆并根生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主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兄弟之间

繁体字形:燃萁煎豆

英文翻译:Fried bean with Osmunda

燃萁煎豆的意思

燃:1.燃烧:自燃。燃料。篝火燃起来了。2.引火点着:燃灯。燃香。燃起火把。

萁:豆子的秸秆:豆萁。

煎:1.烹调方法,锅里放少量油,加热后,把食物放进去使表面变黄:煎鱼。煎豆腐。2.把东西放在水里煮,使所含的成分进入水中:煎茶。煎药。3.煎中药的次数:头煎。二煎。这病吃一煎药就好。

豆:1.双子叶植物的一科,木本、草本植物都有,如“紫檀”、“槐树”、“黄豆”、“绿豆”、“红豆”、“豌豆”、“落花生”等,日常统称豆类植物,亦指这些植物的种子:豆科。豆子。豆荚(豆角儿)。豆浆。豆绿。煮豆燃萁。目光如豆。2.形状像豆粒的东西:土豆儿。3.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,形状像高脚盘:俎豆。4.姓。

成语评论

燃萁煎豆”这个成语,乍一听可能让人联想到厨房里的场景,但它背后其实藏着深刻的寓意。比如,有人这样用它造句:“公司里两个部门为了抢资源互相拆台,简直是燃萁煎豆,最后项目反而黄了。”这里既点出了内斗的荒诞,又暗示了双输的结局。

核心问题来了:为什么用“烧豆秸煮豆子”来比喻内斗?这要从成语的起源说起。故事源自曹植的《七步诗》,豆秸本是豆子的“同胞”,却成了煎煮豆子的燃料。这种“手足相残”的意象,恰如其分地映射了现实中内部消耗的悲剧性——争斗的双方本可以共生共赢,却偏要拼个你死我活。

再看个现代例子:“创业团队初期齐心协力,后来却为股权分配燃萁煎豆,最终错失市场机遇。”这样的案例在生活中并不少见。当共同目标被私利取代,就像豆子被自己的豆秸煮熟,看似主动出击,实则自断生路。

有人会问:内斗难道完全没有价值吗?适度的内部竞争确实能激发活力,但关键在于“度”。就像炒菜需要火候,火太小菜不熟,火太大锅烧穿。真正聪明的团队懂得在竞争中保留合作底线,就像豆秸和豆子本可以共同生长,而非相互毁灭。

个人认为,这个成语在今天的职场格外有警示意义。见过太多初创公司熬过了外部压力,却倒在内部消耗上。与其说这是个历史典故,不如说是人性弱点的放大镜——当眼前利益蒙蔽了长远眼光,再强大的团队也会从内部瓦解。

不妨换个角度思考:豆秸若能与豆子和平共处,或许能共同长成更茂盛的豆田。就像职场中的竞争,若能转化为良性比拼,反而能催生更多创新。理解“燃萁煎豆”的警示,不是为了杜绝竞争,而是为了找到那个既能保持活力又不伤元气的平衡点。

下次看到团队出现摩擦时,不妨想想这个画面:燃烧的豆秸正在煮着锅里的豆子,而它们本可以一起迎接阳光雨露。有时候退一步看清全局,反而能走得更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