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dān
  • suī
  • hǎo
  • 绿
  • chí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mǔ dān suī hǎo,yě dé lǜ yè fú chí

成语解释: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,总得有人帮助

成语出处: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95回:“‘牡丹虽好,也得绿叶扶持’哩。你自家一个,就歪歪到那里去?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

繁体字形:牡丹虽好,也得绿叶扶持

英文翻译:Although peony is good, it must be supported by green leaves

牡丹虽好,也得绿叶扶持的意思

牡:1.雄性的鸟兽类。与“牝(pìn)”相对:牡牛。2.指植物的雄株:牡麻。

丹:1.红色:丹砂(朱砂)︱丹桂。2.中成药剂型之一。多由数种矿物类药物用升华或熔合等方法制成;也有用一般混合方法制成的。常用以配制丸、散或锭等制剂:补心丹。

虽:1.虽然:事情虽小,意义却很大。三月天气,虽没太阳,也不觉得冷了。房子旧虽旧,倒还干净。2.即使:为人民而死,虽死犹荣。

好:[hǎo]1.优点多的;使人满意的(跟“坏”相对):好人。好东西。好事情。好脾气。庄稼长得很好。2.合宜;妥当:初次见面,不知跟他说些什么好。3.用在动词前,表示使人满意的性质在哪方面:好看。好听。好吃。4.友爱;和睦:友好。好朋友。他跟我好。5.(身体)健康;(疾病)痊愈:体质好。身子比去年好多了。他的病好了。6.用于套语:好睡。您好走。7.用在动词后,表示完成或达到完善的地步:计划订好了。功课准备好了。外边太冷,穿好了衣服再出去。坐好吧,要开会了。8.表示赞许、同意或结束等语气:好,就这么办。好了,不要再说了。9.反话,表示不满意:好,这一下可麻烦了。10.用在形容词前面问数量或程度,用法跟“多”相同:哈尔滨离北京好远?[hào]1.喜爱(跟“恶”wù相对):嗜好。好学。好动脑筋。好吃懒做。他这个人好表现自己。2.常容易(发生某种事情):刚会骑车的人好摔跤。

也:1.表示判断或解释的语气:孔子,鲁人也。非不能也,是不为也。2.表示疑问或反诘的语气:何也?。是可忍也,孰不可忍也?3.表示句中的停顿: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地之相去也,千有余里。4.姓。5.表示同样:水库可以灌溉、发电,也可以养鱼。6.单用或叠用,强调两事并列或对待:他会英语,也会法语。游客里面也有坐车的,也有步行的。7.叠用,表示无论这样或那样,结果都相同:你去我也去,你不去我也去。他左想也不是,右想也不是。8.用在转折或让步的句子里(常跟上文的“虽然、即使”等呼应),隐含结果相同的意思:虽然雨下得很大,他也来了。即使你不说,我也知道(你说了,我知道;你不说,我也同样知道)。9.表示委婉:你也得对人宽容点儿嘛。这事儿也只好如此了。10.表示强调(有时跟上文的“连”字呼应):七八岁的孩子也学会电脑了。连爷爷也乐得合不拢嘴。

得:[dé]1.得到(跟“失”相对):取得。得益。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。这件事办成了你也会得些好处。2.演算产生结果:二三得六。五减一得四。3.适合:得用。得体。4.得意:自得。5.完成:饭得了。衣服还没有做得。6.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,表示同意或禁止:得,就这么办。得了,别说了。7.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,表示无可奈何:得,这一张又画坏了!8.助动词。用在别的动词前,表示许可(多见于法令和公文):这笔钱非经批准不得擅自动用。9.用在别的动词前,表示可能这样(多用于否定式):水渠昨天刚动手挖,没有三天不得完。[de]用在动词后面,表示动作已经完成(多见于早期白话):出得门来。[děi]1.助动词。需要: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。修这座水库得多少人力?2.“得”的否定是“无须”或“不用”,不说“不得”。3.助动词。表示揣测的必然:快下大雨了,要不快走,就得挨淋。4.舒服;满意:这个沙发坐着真得。

绿:[lǜ]像草和树叶茂盛时的颜色,由蓝和黄混合而成:嫩绿。浓绿。桃红柳绿。青山绿水。[lù]义同“绿”(lǜ),用于“绿林、绿营、鸭绿江”等。

叶:[yè]1.叶子,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:树叶。复叶。2.某些像叶子的薄片:铜叶。扇叶。3.同“”。4.较长时期的某一段:20世纪中叶。[xié]和洽。常指声音的调谐:叶声。叶韵。

扶:1.用手支持使人、物或自己不倒:扶犁。扶老携幼。扶着栏杆。2.用手帮助躺着或倒下的人坐或立;用手使倒下的东西竖直:扶苗。护士扶起伤员,给他换药。3.扶助:扶贫。扶危济困。救死扶伤。4.姓。

持:1.拿着;握着:持枪。2.保守住:维持。持久。3.掌握;料理:主持。勤俭持家。4.挟制:挟持。胁持。5.对抗:相持不下。

成语评论

牡丹虽好,也得绿叶扶持”这句成语,乍一听像在夸牡丹漂亮,但仔细一想,其实是在说一个更深刻的道理——再厉害的主角,少了配角也成不了戏。比如咱们常说的“红花还需绿叶衬”,说的不就是一个理儿吗?

为什么配角反而更重要?举个职场例子就明白了:部门经理做决策时雷厉风行,但要是没有下属整理数据、协调沟通,再好的战略也可能变成空中楼阁。就像昨天公司开项目会,张总提出的方案确实精彩,可要不是小李连夜做出可视化图表,小刘提前和客户通了气,这方案估计连会议室的门都出不去。

有个真实案例特别有意思。去年社区搞垃圾分类,刚开始志愿者挨家挨户讲道理,效果平平。后来物业王师傅在垃圾站旁边栽了月季花,每天清晨边修剪枝叶边和居民唠嗑,三个月后分类正确率居然翻倍。您说这牡丹和绿叶,到底谁成就了谁?

现在年轻人总说“要做自己的主角”,这话没错,但别误会了当主角的意思。我邻居家闺女在互联网大厂当主管,上个月竞标成功后在庆功宴上特意感谢保洁阿姨——原来标书最后一页夹着茶渍,是阿姨发现后悄悄换了新纸。您看,职场上哪有独行侠式的成功?

这个道理搁在科技创新领域更明显。马斯克的星舰项目够炫吧?但真正撑起那些试飞数据的,是背后三千多名工程师的模拟测算,还有德州荒漠里做焊接的老师傅。就像咱故宫的珐琅彩瓷,没有那些无名工匠研制的釉料配方,再精妙的绘画技法也烧不出传世珍品。

这些年自媒体总爱鼓吹“个人IP”,搞得好像单打独斗就能成事儿。其实仔细观察那些百万博主,哪个没有内容团队?就连直播带货的头部主播,背后都有选品小组日夜试货。有个做知识付费的朋友跟我说大实话:“观众以为我张口就来,其实每期稿子都是三个编辑轮流改过五遍的。”

最后说个反常识的观察:现在越是强调“主角光环”的领域,绿叶的价值反而越凸显。就像最近爆火的某部网剧,观众讨论最多的不是男女主的爱情线,倒是演管家那个老戏骨上了热搜。这或许在提醒我们:成就他人的同时,何尝不是给自己开辟新舞台?

下次看见牡丹怒放,不妨多看看那些墨绿的叶子。它们或许不够鲜艳夺目,但正是这份沉稳的衬托,让整株植物显得生机盎然。就像生活这场大戏,有时候甘当绿叶的智慧,反而能酝酿出意想不到的精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