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qiān yǐn fù huì
成语解释:犹言牵强附会。
成语出处:凡人《开通学术议》:“程子以诸葛武侯有儒者气象,即牵引附会认为儒教,不斥其为刑名之学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乱混为一谈
繁体字形:牽引坿會
英文翻译:draw a forced analogy
牵:1.拉着使行走或移动:牵引。牵着一头牛往地里走。2.牵涉:牵连。牵制。3.姓。
引:1.拉,伸:引力。引颈。引而不发。引吭高歌。2.领,招来:引见。引子。引言。引导。引荐。抛砖引玉。3.拿来做证据、凭据或理由:引文。引用。援引。4.退却:引退。引避。5.旧时长度单位,一引等于十丈。6.古代柩车的绳索:发引(出殡)。
附:1.外加的;附带的:附录。附设。2.依靠:依附。附随。3.靠近;贴近:附近。附耳交谈。
会:[huì]1.聚合;合在一起:会合。会齐。会诊。会审。2.见面;会见:会面。会客。昨天没有会着他。3.有一定目的的集会:晚会。舞会。开会。报告会。晚上有一个会。4.某些团体:工会。妇女联合会。5.庙会:赶会。6.民间朝山进香或酬神求年成时所组织的集体活动,如香会、迎神赛会等。7.民间一种小规模经济互助组织,入会成员按期平均交款,分期轮流使用。8.主要的城市:都会。省会。9.时机:机会。适逢其会。10.应当:长风破浪会有时。11.理解;懂得:体会。误会。心领神会。只可意会,不可言传。12.熟习;通晓:会英文。会两出京戏。13.助动词。表示懂得怎样做或有能力做(多半指需要学习的事情):我不会滑冰。这孩子刚会走路,还不大会说话。14.助动词。表示擅长:能说会道。会写会画的人倒不太讲究纸的好坏。15.助动词。表示有可能实现:他不会不来。树上的果子熟了,自然会掉下来。16.付账:会账。我会过了。17.见〖会儿〗、〖会子〗。[kuài]总计:会计。
“牵强附会”这个词,乍一听有点抽象,但生活中处处能找到它的影子。比如有人指着天上云朵说:“这朵云形状像龙,说明今年要发大财!”这其实就是把毫无关联的事物强行联系起来。为什么人们总爱这么干?或许是因为人类天生渴望在混沌中找到规律,哪怕这种关联并不真实存在。
举个职场中的例子:小张在季度汇报时,把部门业绩下滑归咎于办公室绿植摆放方位不对。老板反问道:“上周换了座位后,你的咖啡销量确实涨了30%,这和风水有关吗?”这个对话揭示了牵强附会的本质——当我们缺乏有效分析工具时,就容易用表面巧合代替深层逻辑。
有人可能会问:这种思维方式完全没用吗?倒也不是。设计师从鱼群游动轨迹中获得建筑灵感,科学家受蒲公英结构启发研发新型降落伞,这些跨领域的“联想”反而推动创新。关键区别在于,有价值的联想会经过验证,而牵强附会止步于主观臆断。
记得刚学编程时,我曾坚信只要穿同款格子衫就能减少代码bug。直到有次连续三天穿“幸运战袍”仍出现系统崩溃,才明白解决问题不能依赖玄学。这个经历让我意识到:真正的能力成长,需要直面问题本质而非寻找虚幻关联。
在信息过载的时代,保持清醒的判断力尤为重要。下次遇到“吃核桃补脑”“左眼跳财右眼跳灾”这类说法时,不妨多问一句:这两件事真有必然联系吗?或许我们会发现,生活中很多所谓的“规律”,不过是大脑在信息迷雾中投射的幻影。
看待事物的因果关系就像拼拼图,强行把不匹配的碎片凑在一起,虽然能快速完成画面,但拼出来的永远不是真相。与其追求表面自洽,不如给未知留些空间——毕竟这个世界的美妙,往往藏在尚未被理解的关联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