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fàn yán gǎn jiàn
成语解释:犯颜: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;谏:以直言规劝。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
成语出处:唐·刘蕡《对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策》:“臣诚不佞,有匡国致君之术,无位而不得行;有犯颜敢谏之心,无路而不得达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敢于说真话
繁体字形:犯顔敢諫
英文翻译:Dare to remonstrate
犯:1.抵触;违犯:犯法。犯规。犯忌讳。众怒难犯。2.侵犯:进犯。秋毫无犯。人不犯我,我不犯人;人若犯我,我必犯人。井水不犯河水。3.罪犯:主犯。盗窃犯。4.发作;发生(多指错误的或不好的事情):犯愁。犯错误。犯脾气。他的胃病又犯了。5.姓。
颜:1.面容,脸色,脸面:容颜。开颜。颜面。颜色。笑逐颜开。鹤发童颜。2.色彩:颜料。五颜六色。3.姓。
敢:1.有勇气;有胆量。例:勇敢。2.表示有勇气、有胆量做某事:敢想敢干。3.表示有根据地推断:我敢说,他这件事准办不成。不敢说有十成把握,八九成是肯定有的。4.副词。莫非;怕是。表示揣测又略带惊讶的语气:敢是他来了。5.谦辞。表示冒昧地请求:敢问。敢请。
谏:规劝(君主、尊长或朋友),使改正错误:进谏。直言敢谏。从谏如流。
“犯颜敢谏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,但说白了就是“老板脸色都黑了,还敢当面提意见”。比如公司会议上,同事老张发现项目方案有重大漏洞,明明看到领导已经面露不悦,还是硬着头皮说:“王总,这个预算分配可能得重新测算,否则下季度全员都得加班填坑。”这种场景,算不算现代版的“犯颜敢谏”?
有人可能会问:“为啥非要顶着被骂的风险提意见?”其实核心在于“责任”和“后果”的权衡。古代大臣魏征怼唐太宗:“皇上您打猎三个月不上朝,突厥打来谁扛?”表面看是顶撞,实则是用短期尴尬换国家长治久安。就像现在实习生发现合同漏洞,宁可挨骂也要阻止公司赔钱,这种选择背后是对更大利益的考量。
现代职场还需要这种精神吗?某互联网大厂的架构师李姐给我讲过真事:她在产品上线前夜发现数据接口有隐患,凌晨三点拨通CTO电话:“张总,现在停机损失五百万,但强行上线明天就得赔五千万。”这种“犯颜”不是莽撞,而是基于专业判断的勇敢。后来事实证明,她的坚持让公司避免了更大危机。
不过我个人觉得,现代社会“敢谏”的方式可以更智慧。朋友小陈的做法就很有意思:他发现总监的推广策略有问题,没有当众反驳,而是做了两份数据对比报告,私下沟通时说:“您的主方案能带来80分效果,如果加上这三个微调,我有把握冲到95分。”既达到了谏言目的,又给领导留了台阶。
观察身边案例会发现,“犯颜敢谏”的本质没变,但形式在进化。从古代跪着死谏,到现在用PPT曲线救国,变化的只是方法,不变的是对事负责的初心。就像老话说的:“话要软着说,事要硬着做”,或许这就是当代人践行这个成语的生存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