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fàn
  • yán
  • zhí
  • jià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fàn yán zhí jiàn

成语解释: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极力相劝。

成语出处: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下》:“犯颜极谏;臣不如东郭牙;请立以为谏臣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含有褒义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。

繁体字形:犯颜直谏

英文翻译:voice outspoken criticisms that bring a scowl to the emperor's face

犯颜直谏的意思

犯:1.抵触;违犯:犯法。犯规。犯忌讳。众怒难犯。2.侵犯:进犯。秋毫无犯。人不犯我,我不犯人;人若犯我,我必犯人。井水不犯河水。3.罪犯:主犯。盗窃犯。4.发作;发生(多指错误的或不好的事情):犯愁。犯错误。犯脾气。他的胃病又犯了。5.姓。

颜:1.面容,脸色,脸面:容颜。开颜。颜面。颜色。笑逐颜开。鹤发童颜。2.色彩:颜料。五颜六色。3.姓。

直:1.成直线的(跟“曲”相对):笔直。马路又平又直。你把铁丝拉直。2.跟地面垂直的(跟“横”相对):直升机。把标杆立直。3.从上到下的;从前到后的(跟“横”相对):直行的文字。屋子很大,直里有两丈,横里有四丈。4.挺直;使笔直:直起腰来。5.公正的;正义的:正直。理直气壮。6.直爽;直截:直性子。心直口快。直呼其名。他嘴直,藏不住话。7.汉字的笔画,即“竖1”8.一直;径直;直接:直达。直到。直哭了一天。直朝村口走去。9.一个劲儿;不断地:他看着我直笑。我冷得直哆嗦。10.姓。

谏:规劝(君主、尊长或朋友),使改正错误:进谏。直言敢谏。从谏如流。

成语评论

犯颜直谏”这个词听起来挺严肃,但生活中其实随处可见。比如同事开会时突然说:“王总,这个方案可能会让客户流失,要不咱们再想想?”会议室瞬间安静,但后来大家发现他说得对。这种冒着尴尬风险提建议的行为,不就是现代版的犯颜直谏吗?

有人会问:现在又不是古代,干嘛要“犯颜”直说?其实关键不在“犯颜”,而在“直谏”。就像上周市场部小李当面指出总监的数据模型有漏洞,虽然当时总监脸色发青,但事后专门请他喝咖啡感谢。真诚的建议就像苦药,喝着难受却能治病。

最近看电视剧《大明王朝1566》,海瑞怼皇帝那段堪称经典案例。但现代职场不需要海瑞式的撞墙直谏,聪明人会把“犯颜”变成“润颜”。前阵子朋友公司要砍掉设计部,实习生小张没拍桌子反对,而是做了份用户调研报告,最后用数据说服老板保留团队。你看,谏言未必要横眉冷对,带着解决方案提建议更有效。

想起去年参加行业论坛,有位年轻创业者当众质疑某位大佬的商业模式。本以为会冷场,结果大佬笑着回应:“感谢这位勇士,我们正需要不同声音。”这个场景让我明白,真正的权威不怕被挑战,虚伪的权威才忌讳真话。敢说真话的人其实在帮对方建立真正的公信力。

说到底,犯颜直谏的核心不是要让人难堪,而是对事不对人的专业态度。就像外科医生做手术,刀子划下去是为了救人。下次遇到想说又不敢说的情况,不妨想想:此刻的沉默,会不会变成明天的后悔?用建设性的方式表达真实想法,或许就是现代人最需要的谏言智慧。

犯颜直谏的造句

  1. 造句 团结需要的是敢于犯颜直谏的魏征,而不是指鹿为马的赵高。
  2. 造句 他刚正廉明,执法不阿,以身护法,甚至敢于犯颜直谏,力劝武则天立唐嗣。
  3. 造句 犯颜直谏虽自古有之,不失为臣之道,但为国为家不可不看实情,照搬照套。
  4. 造句 针对奸佞小人的胡作非为,杨震多次犯颜直谏,终于招致陷害,被贬出国都洛阳的杨震,深恨不能清君之侧,觉得无颜苟活于世,就在回灵宝老家的途中饮毒酒自尽。
  5. 造句 碰到朝政窳败,贪赃枉法之人,要有拍案而起犯颜直谏的勇气,这不仅是责任,也是道义,否则,就会令天下人耻笑。
  6. 造句 由于魏徵能够犯颜直谏,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,他也敢面折廷争,从不退让,所以,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。
  7. 造句 他手下的谏议大夫魏征就是一个敢于犯颜直谏的耿介之士。
  8. 造句 汉恒帝时期便担任过太尉,后来因为因犯颜直谏曾多次左迁,这一点令刘宏很是欣赏,但是这些都不是刘宏看重他的原因。
  9. 造句 魏征在唐太宗前敢犯颜直谏,面折廷争,遂有贞观之治。
  10. 造句 这张玄素是个出了名的直谏之臣,凡事只要稍不合时理便犯颜直谏,这太子本就是个听不得逆耳忠言的主子,整天听那张玄素絮絮叨叨的,早便不耐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