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gǒu yǎn kàn rén
成语解释:比喻眼光势力。
成语出处:熊召政《张居正》第二卷第七回:“这当儿店小二三脚并两脚赶了进来,一副狗眼看人低的神态拉着胡狲的手就要往外赶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人势利眼
繁体字形:狗眼看人
英文翻译:look down upon everybody else
狗:哺乳动物,种类很多,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,舌长而薄,可散热,毛有黄、白、黑等颜色。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,有的可以训练成警犬,有的用来帮助打猎、牧羊等。也叫犬。
眼:1.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。通称眼睛。2.小洞;窟窿:泉眼。炮眼。拿针扎一个眼儿。3.(眼儿)指事物的关键所在:节骨眼儿。4.围棋用语,由同色棋子围住的一个或两个空交叉点。5.戏曲中的拍子:二黄慢板,一板三眼。6.用于井、窑洞:一眼井。一眼旧窑洞。
看:[kàn]1.使视线接触人或物:看书。看电影。看了他一眼。2.观察并加以判断:我看他是个可靠的人。你看这个办法好不好。3.访问:看望。看朋友。4.对待:看待。另眼相看。别拿我当外人看。5.诊治:王大夫把我的病看好了。6.照料:照看。衣帽自看。7.用在表示动作或变化的词或词组前面,表示预见到某种变化趋势,或者提醒对方注意可能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某种不好的事情或情况:行情看涨。别跑!看摔着!。看饭快凉了,快吃吧。8.用在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,表示试一试(前面的动词常用重叠式):想想看。找找看。等一等看。评评理看。先做几天看。[kān]1.守护照料:看门。看自行车。一个工人可以看好几台机器。2.看押;监视:看犯人。看俘虏。
人:1.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:男人。女人。人们。人类。2.每人;一般人:人手一册。人所共知。3.指成年人:长大成人。4.指某种人:工人。军人。主人。介绍人。5.别人:人云亦云。待人诚恳。6.指人的品质、性格或名誉:丢人。这个同志人很好。他人老实。7.指人的身体或意识:这两天人不大舒服。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。8.指人手、人才:人浮于事。我们这里正缺人。9.(Rén)姓。
“狗眼看人低”这个成语,你听过吗?比如同事小王刚入职时穿着朴素,总被领导忽视,直到他提出一个创新方案才被重视——这不就是典型的“用身份外表评判人”吗?
有人问:“这成语到底讽刺什么?”其实它直指一种社会现象:人们常通过外在标签(职位、收入、打扮)快速判断他人价值,就像狗用嗅觉识别同类一样本能。这种判断方式高效却片面,容易错过金子般的内在品质。
举个生活化的例子:小区门卫对快递员爱搭不理,却对西装革履的房产中介笑脸相迎。直到某天发现快递员在暴雨天帮业主抢救包裹,态度才180度转变。这说明什么?我们都在不同场景中,既是评判者也是被评判者。
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机制?从进化角度看,快速分类能提高生存效率。但现代社会更需要深度认知。就像网购时不能只看商品封面图,点开详情页才能发现真实品质。与其说这是“势利眼”,不如说是思维惰性的体现。
我观察到个有趣现象:越是阅历丰富的人,越少用单一标准衡量他人。就像老茶客品茶,不会因茶叶外形普通就断定滋味寡淡。这种认知升级,本质上是对复杂人性的敬畏——每个人都有未被发现的闪光面。
下次遇到“狗眼看人”的情况怎么办?不妨学学公园里聪明的金毛犬:先摇尾巴示好,通过互动慢慢了解对方。毕竟,给人贴上标签只需三秒,撕掉标签却可能耗费三年。保持开放心态,或许能遇见更多意想不到的美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