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dú chū jǐ jiàn
成语解释:见:见解、主张。与别人不同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。
成语出处:清·无名氏《续小五义》第一回:“且说黑妖狐智化与小诸葛沈仲元二人暗地商议,独出己见,要去王府盗取盟单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;指独到的见解
繁体字形:獨出己見
英文翻译:Stand out
独:1.一个:独子。独木桥。无独有偶。2.独自:独揽。独断专行。3.年老没有儿子的人:鳏寡孤独。4.唯独:大伙儿都齐了,独有他还没来。5.自私;容不得人:这个人真独,他的东西谁也碰不得。6.姓。
出:1.从里面到外面(跟“进、入”相对):出来。出去。出门。出国。出院。2.来到:出席。出场。3.超出:出轨。出界。不出三年。4.往外拿:出钱。出布告。出题目。出主意。5.出产;产生:出煤。出木材。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。6.发生:出问题。这事儿出在1962年。7.出版: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。8.发出;发泄:出芽儿。出汗。出天花。出气。9.引文、典故等见于某处:语出《老子》。10.显露:出名。出面。出头。出洋相。11.显得量多:机米做饭出饭。这面蒸馒头出数儿。12.支出:出纳。量入为出。13.跟“往”连用,表示向外:散会了,大家往出走。14.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,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:三出戏。15.趋向动词。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、显露或完成:看得出。看不出。拿出一张纸。跑出大门。看出问题。做出成绩。
己:1.自己:知己知彼。舍己为人。严于律己。2.天干的第六位。见〖干支〗。3.姓。
见:[jiàn]1.看到:看见。罕见。见微知著。见义勇为。见异思迁。2.接触,遇到:怕见风。见习。3.看得出,显得出:见效。相形见绌。4.(文字等)出现在某处,可参考:见上。见下。5.会晤:会见。接见。6.对事物观察、认识、理解:见解。见地(见解)。见仁见智(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)。7.助词,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:见外。见教。见谅(原谅我)。见笑(被讥笑)。8.姓。[xiàn]1.古同“现”,出现,显露。2.古同“现”,现存。
哎哟喂,这“独出己见”的成语到底怎么用才能让人眼前一亮啊?咱先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比如公司开会讨论方案,小李突然冒出一句“要不咱们试试反向营销,先自黑再反转?”全场安静两秒后,主管一拍大腿:“妙啊!这就叫‘不落窠臼’!”你瞅,成语用对了地方,瞬间把敢想敢干的劲儿给说透了。
等等,有人可能要问了:“独出己见和标新立异有啥区别?”问得好!这就像吃火锅,标新立异是往锅里倒冰淇淋,纯粹搞噱头;而独出己见好比独创的藤椒锅底,乍听奇怪但越吃越上头。说白了,前者为不同而不同,后者是带着脑洞的真本事。
拿我二舅家开民宿的事儿说事儿。当年全村都搞农家乐,他偏要把老宅改成“发呆主题民宿”,墙上还挂着“禁止刻意放松”的标语。结果呢?城里白领抢着来花钱发呆!您品,您细品,这不就是“独辟蹊径”的活教材吗?有时候啊,跳出框架思考反而能撞见新大陆。
不过话又说回来,独出己见会不会变成固执己见?这问题好比问菜刀能不能切西瓜——关键看怎么用。去年咱团队搞产品设计,小张非要给保温杯加个测心率功能。后来市场调研啪啪打脸,他立马调头改成智能提醒喝水,结果卖爆了!看见没?真正的独出己见,是敢想敢试更敢改,比驴倔强可强太多了。
最后唠句实在的:现在满大街都是“差异化竞争”,但真正能做到的凤毛麟角。下次您要创新的时候,不妨先问自己“这个点子是把旧瓶装新酒,还是造了个新瓶子?”记住喽,独出己见的核心不在“独”,而在“见”——没点真知灼见撑着,独木桥走着走着可就成独木舟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