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gè shū jǐ jiàn
成语解释:抒:抒发,发表。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。
成语出处: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74回:“据我主意,何不各抒己见,出个式子,岂不新鲜些?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动宾式;作谓语;指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
繁体字形:各抒己見
英文翻译:each airs his own views
各:[gè]1.指示代词。a)表示不止一个:世界各国。各位来宾。b)表示不止一个并且彼此不同:各种原材料都备齐了。各人回各人的家。2.表示不止一人或一物同做某事或同有某种属性:双方各执一词。左右两侧各有一门。三种办法各有优点和缺点。3.姓。[gě]特别(含贬义):这人真各。
抒:1.表达;发表:各抒己见。直抒胸臆。2.同“纾”
己:1.自己:知己知彼。舍己为人。严于律己。2.天干的第六位。见〖干支〗。3.姓。
见:[jiàn]1.看到:看见。罕见。见微知著。见义勇为。见异思迁。2.接触,遇到:怕见风。见习。3.看得出,显得出:见效。相形见绌。4.(文字等)出现在某处,可参考:见上。见下。5.会晤:会见。接见。6.对事物观察、认识、理解:见解。见地(见解)。见仁见智(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)。7.助词,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:见外。见教。见谅(原谅我)。见笑(被讥笑)。8.姓。[xiàn]1.古同“现”,出现,显露。2.古同“现”,现存。
“各抒己见”这个词听起来像开会时大家抢话筒的场景——有人举手说“我觉得应该先调研”,旁边同事立马接话“不如直接试错更高效”。这种表达方式的核心是什么?其实很简单:让不同声音自然流动。
比如家庭装修时,妻子想用暖色调打造温馨感,丈夫坚持冷色调显空间大。设计师这时候来一句:“二位别急,咱们把需求列出来逐条分析。”结果发现两人都希望家里“看起来宽敞”,只是实现方式不同。你看,各抒己见不是比嗓门大,而是找到共识的起点。
为什么有些团队讨论总跑偏?上周参加朋友公司的头脑风暴,实习生刚开口说“或许可以试试短视频…”,主管立刻打断:“我们用户画像偏成熟,这个不合适。”其实如果多问句“你觉得哪种类型的短视频可能打动他们”,或许能挖到新思路。真正的各抒己见需要安全表达的环境。
菜市场里大妈们讨价还价算不算各抒己见?卖鱼大叔喊着“今早刚到的黄花鱼”,隔壁摊主立刻接“我家带鱼更新鲜”。这种市井智慧告诉我们:观点碰撞本身就能创造价值,就像不同食材在火锅里翻滚才能熬出好汤底。
记得第一次带团队做项目,有个内向的姑娘在最后关头才说:“其实上周我就发现数据源有问题。”当时惊出冷汗,但也让我明白:各抒己见不是即兴表演,需要主动创造表达机会。现在开会时,我会特意让沉默的同事先发言。
有人说网络时代人人都在发声,但真正的思想交锋反而变少了。就像刷短视频时,算法总推送相似内容,不知不觉困在信息茧房。或许我们应该像逛老式茶馆那样,主动听听隔壁桌在聊什么新鲜事,哪怕观点截然不同。
下次遇到意见分歧,不妨先深呼吸,把“我不同意”换成“这个角度有意思”。毕竟世界不是非黑即白,就像调色盘里的颜料,单独使用显单调,混合得当才能画出层次感。观点的多样性,才是推动改变的核心燃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