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láng
  • tūn
  • yà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láng tūn hǔ yàn

成语解释: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。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。

成语出处: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4回:“有一寸见方大小,和在饭里,不上一刻工夫,狼吞虎咽,居然吃个精光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谓语、状语、定语;形容吃东西的样子

繁体字形:狼吞虎咽

英文翻译:eat like wolves and tigers

狼吞虎咽的意思

狼:哺乳动物,外形像狗,面部长,耳朵直立,毛黄色或灰褐色,尾巴向下垂。昼伏夜出,冬天常聚集成群,性凶暴,吃野生动物和家畜等,有时也伤害人。

吞:1.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:吞吐。吞咽。吞噬。狼吞虎咽。气吞山河。忍气吞声。2.兼并,侵占:吞没(mò)。吞并。吞蚀。吞占。

虎:1.哺乳动物,头大而圆,毛黄色,有黑色横纹。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,性凶猛,力气大,善游泳,不善爬树,夜里出来捕食鸟兽。通称老虎。2.比喻勇猛威武:虎将。虎虎有生气。3.露出凶相:虎起脸。4.姓。5.同“”。

咽:[yān]口腔后部主要由肌肉和黏膜构成的管子。分成三部分,上段跟鼻腔相对叫鼻咽,中段跟口腔相对叫口咽,下段在喉的后部叫喉咽。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路。也叫咽头。[yàn]使嘴里的食物或别的东西通过咽头到食管里去:咽唾沫。细嚼慢咽。狼吞虎咽。话到嘴边,又咽回去了。[yè]声音受阻而低沉:哽咽。喇叭声咽。

成语评论

清晨的早餐摊前,小王捧着刚出锅的煎饼果子,三两口就消灭了大半个,旁边的大爷笑着打趣:"小伙子这是饿虎扑食啊,慢点吃别噎着。"这段场景里的"狼吞虎咽",正是对匆忙进食最生动的写照。

为什么用"狼"和"虎"来形容?其实这两个猛兽在传说中都带着风卷残云的气势。就像我们常说的"吃相如狼似虎",既保留了动物性的进食本能,又巧妙传递了人类对速度的极致追求。不过现代人这么吃饭,更多是快节奏生活逼出来的无奈选择。

自助餐厅里常有这样的画面:穿西装的上班族端着堆成小山的餐盘,叉子与筷子齐飞,五分钟解决战斗。这种"效率型狼吞虎咽"背后,藏着多少都市人追赶时间的焦虑。有次我在茶餐厅见过位程序员,边扒饭边敲键盘,汤汁溅到键盘上都不停手——这大概算得上数字时代的进食行为艺术。

这种吃法真的健康吗?消化科医生常提醒我们,细嚼慢咽才是养生之道。但现实中,很多工种确实需要争分夺秒。记得去年赶项目时,我也试过捧着盒饭蹲在机房角落狼吞虎咽,那种被deadline追赶着吃饭的滋味,现在想来既心酸又好笑。

家庭聚餐时,老人们总爱念叨:"慢些吃,锅里还有。"这种代际差异特别有趣。父母辈经历过物质匮乏,反而更懂珍惜食物;年轻人在丰裕时代长大,却把吃饭当任务完成。有次看表弟玩着手机扒饭,米粒掉了一桌还不自知,突然觉得科技时代的"电子化进食"也算新型狼吞虎咽

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:直播平台上那些大胃王博主,明明在表演暴风吸入,弹幕却刷着"看着好解压"。这或许揭示了现代人的某种心理代偿机制——通过观看他人释放本能的进食过程,纾解自己日常的压抑情绪。

下次看到有人狼吞虎咽,不妨多些理解。毕竟在这个外卖骑手都算着送达时间的年代,从容吃饭已然成为奢侈品。但记得给自己留点"慢食时刻",毕竟再忙的人生,也该有好好咀嚼幸福的余裕。

狼吞虎咽的造句

  1. 造句 小狗狼吞虎咽地吃着饭,仿佛在外流浪吃苦已久!
  2. 造句 爸爸吃饭狼吞虎咽的。
  3. 造句 那个饿坏了的孩子,看到食物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。
  4. 造句 几个小家伙儿饥不择食,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。
  5. 造句 我有四个孩子,所以他们都会狼吞虎咽吃光,即使我被给予了第一选择。
  6. 造句 贪吃的吃掉或想吃大量的食物;狼吞虎咽的。
  7. 造句 饮食别狼吞虎咽,学会细嚼再慢咽,增加唾液的分泌,有利食物被下咽,食物进胃要贮纳,研磨消化乳糜饭,粗糙食物损粘膜,胃部疲劳动力缓。
  8. 造句 放学的路上,因为太饿了,就在街边狼吞虎咽的吃着东西。
  9. 造句 坐下来开始狼吞虎咽地吃午饭。
  10. 造句 待我狼吞虎咽地吃完饭后,外婆和外公就拉起我的小手向幼儿园的方向走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