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měng hǔ chū shān
成语解释:像凶猛的老虎出山一样。形容动作勇猛又快速。亦作“猛虎下山”、“猛虎离山”。
成语出处:刘流《烈火金刚》第12回:“毁公路老百姓暴风卷土,歼敌人八路军猛虎出山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迅猛
繁体字形:猛虎出山
英文翻译:swift and violent
猛:1.猛烈:勇猛。突飞猛进。炮火很猛。2.忽然;突然:他听到枪声,猛地从屋里跳出来。3.把力气集中地使出来:猛着劲儿干。4.姓。
虎:1.哺乳动物,头大而圆,毛黄色,有黑色横纹。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,性凶猛,力气大,善游泳,不善爬树,夜里出来捕食鸟兽。通称老虎。2.比喻勇猛威武:虎将。虎虎有生气。3.露出凶相:虎起脸。4.姓。5.同“唬”。
出:1.从里面到外面(跟“进、入”相对):出来。出去。出门。出国。出院。2.来到:出席。出场。3.超出:出轨。出界。不出三年。4.往外拿:出钱。出布告。出题目。出主意。5.出产;产生:出煤。出木材。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。6.发生:出问题。这事儿出在1962年。7.出版: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。8.发出;发泄:出芽儿。出汗。出天花。出气。9.引文、典故等见于某处:语出《老子》。10.显露:出名。出面。出头。出洋相。11.显得量多:机米做饭出饭。这面蒸馒头出数儿。12.支出:出纳。量入为出。13.跟“往”连用,表示向外:散会了,大家往出走。14.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,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:三出戏。15.趋向动词。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、显露或完成:看得出。看不出。拿出一张纸。跑出大门。看出问题。做出成绩。
山:1.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:高山。山顶。2.像山的东西:冰山。3.蚕蔟:蚕上山了。4.山墙:房山。
“猛虎出山”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隐藏的力量突然爆发,或者形容行动迅速果断。比如,一家公司长期低调研发,突然推出一款颠覆市场的产品,就可以说它“如猛虎出山,迅速占领行业高地”。
问:这个成语只能用来形容人吗?答:不完全如此。除了形容个人或团队的能量迸发,也能描述自然现象或社会事件。例如台风登陆时,暴雨倾盆、风力激增,新闻报道可能写道:“台风如猛虎出山,沿海城市严阵以待。”
我曾见过一位创业者,默默筹备三年后带着创新技术亮相,市场反响远超预期。这让我想到:真正的爆发力往往来自持续积累。就像成语中的猛虎,平日隐于山林观察猎物,时机成熟时才雷霆出击。
问:现代生活中如何活用这个成语?答:可以用于激励场景。比如教练对运动员说:“训练量已经达标,明天比赛就像猛虎出山那样去拼!”这种表达既保留传统意象,又符合当代语境。值得注意的是,使用时需避免夸张——不是说所有行动都要“凶猛”,而是强调准备充分后的高效行动。
最近看科技发布会时注意到,某手机品牌将新品命名为“出山系列”。这恰如其分地传递出产品厚积薄发的特质,比起直白的“旗舰款”,文化内涵明显更胜一筹。
成语的生命力在于灵活运用。当我们在职场规划或学习计划中设定阶段性目标时,不妨借鉴“猛虎出山”的智慧:前期扎实准备,关键时刻精准发力,远比盲目冒进更有成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