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gān zhī rú jì
成语解释:荠:甜菜。荼菜虽苦,但是和内心的痛苦相比,觉得就像荠菜一样甜美。后指事如乐意为之,虽苦亦甜。同“甘心如荠”。
成语出处:《晋书 刘沈传》:“投袂之日,期之必死。葅醢之戮,甘之如荠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
繁体字形:甘之如薺
英文翻译:bitter as if it were malt sugar
甘:1.甜。与“苦”相对:甘泉。同甘共苦。2.自愿;乐意:俯首甘为孺子牛。不甘落后。3.甘肃的简称。
之:1.往:由京之沪。君将何之?2.人称代词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宾语):求之不得。取之不尽。操之过急。言之成理。取而代之。有过之无不及。反其道而行之。3.人称代词。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不觉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4.指示代词。这;那:之二虫。之子于钓。5.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组成偏正词组。a)表示领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钟鼓之声。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b)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:光荣之家。无价之宝。缓兵之计。千里之外。意料之中。十分之九。6.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它的独立性,使变成偏正结构:中国之大。战斗之激烈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如因势利导,则如水之就下,极为自然。
如:1.适合;依照:如意。如愿。如期。如数。2.如同:爱厂如家。十年如一日。如临大敌。3.及;比得上(只用于否定式,比较得失或高下):我不如他。百闻不如一见。与其那样,不如这样。4.用于比较,表示超过:光景一年强如一年。5.表示举例:唐朝有很多大诗人,如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等。6.到;往:如厕。7.姓。8.如果:如不及早准备,恐临时措手不及。9.古汉语形容词后缀,表示状态:空空如也。侃侃如也。
荠:[qí][jì]荠菜:其甘如~。
清晨五点,天还没亮,张叔就蹬着三轮车去菜市场进货。同行都说他傻:"老张啊,现在年轻人谁还干这苦差事?"他却乐呵呵回应:"看着街坊们买到我挑的新鲜菜,心里就跟喝了蜜似的。"这种甘之如荠的状态,不正是平凡生活中的英雄主义吗?
有人问:"为什么有人能在别人眼中的苦差事里找到甜味?"关键在于价值认同。就像程序员小王熬了三个通宵修复系统漏洞,当用户顺利登录的瞬间,他说"这种成就感比咖啡还提神"。甘之如荠的背后,藏着对自我价值的确认——苦与甜的转换器,其实就是我们看待事情的角度。
最近在社区见到退休教师李奶奶,她每周义务教孩子写字。宣纸铺开时总说:"闻着墨香就像回到讲台。"这让我想起敦煌的壁画修复师,他们在荒漠里一待十几年,却常说"每天都能触摸千年文明"。这种选择性的甘之如饴,或许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滤镜——我们总能为热爱的事物自动调亮生活的色彩。
有个现象很有趣:登山者冒着风雪攀登时,冻僵的手指还在拍照记录。危险与喜悦并存的状态,恰似创业者在资金链紧绷时仍为产品迭代兴奋。这种甘之如荠的矛盾性,揭示着人性深处的光——越是艰难的跋涉,越能激发对生命热度的感知。就像暴雨中的爬山虎,越是冲刷越显青翠。
黄昏的公园里,总能看到坚持跳广场舞的阿姨们。她们说"音乐响起来就不觉得累",这让我想到建筑工地上哼着小曲砌砖的老师傅。当外在条件无法改变时,主动寻找乐趣就像给生活装了个弹簧——甘之如荠不是逆来顺受,而是用积极心态做支点,把压力转化为向上的弹跳力。这种生存智慧,比任何鸡汤都来得实在。
走过小区快递站,发现墙上贴着张泛黄的照片:十年前这里还是露天摊位,王师傅裹着军大衣在雪地里理货。如今他坐在暖房里,依旧每天乐呵呵地分拣包裹。"看着大家拿到快递时的笑脸,就像收到自家孩子的成绩单。"岁月流转中,甘之如荠的心态如同陈年茶砖,苦涩沉淀后反而回甘绵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