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tián
  • sǒu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tián fù yě sǒu

成语解释:乡间农夫,山野父老。泛指民间百姓

成语出处:金·元好问《登封令薛侯去思颂》:“方春劝耕,遭田父野叟于途,慰以农里之言,而勉之孝弟之训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主语、宾语;指农民

繁体字形:田父野叟

英文翻译:Tian Fu, ye old man

田父野叟的意思

田:1.种植农作物的土地:麦田。棉田。2.蕴藏矿物可供开采的地带。专用于某些生产的土地:油田。盐田。3.同“佃(tián)”。4.同“”。

父:[fù]1.父亲:父子。老父。2.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男子:祖父。伯父。舅父。[fǔ]1.老年男子:田父。渔父。2.同“甫1”3.姓。

野:1.野外:旷野。野地。野火。野战。2.界限:视野。分野。3.指不当政的地位(跟“朝”相对):下野。在野。4.属性词。不是人工饲养或培植的(跟“家”相对):野兽。野兔。野菜。野花。野草。5.蛮横不讲理;粗鲁没礼貌:野蛮。粗野。撒野。这人说话太野。6.不受约束:野性。放了几天假,心都玩野了。7.姓。

叟:年老的男人:老叟。童叟无欺。

成语评论

田父野叟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,但它描述的场景其实离我们并不远。比如有人感叹:“现在的年轻人总爱盯着手机,反倒是村里的田父野叟,还守着老传统种地、编竹筐。”这里说的“田父野叟”,其实是指那些常年生活在乡间、经验丰富但文化程度不高的老人。

问题来了:为什么现代社会还需要关注田父野叟举个实际例子,某地要修水库,政府特意请村里的几位老农参与讨论。这些田父野叟凭着几十年的耕作经验,指出某块低洼地雨季容易积水,最终避免了工程隐患。你看,他们的“土办法”有时候比数据模型更接地气。

我曾在云南见过一位会唱山歌的野叟,他随口哼的调子里藏着当地气候变化规律。这种口耳相传的智慧,恰恰是书本里学不到的。现在很多乡村振兴项目,开始主动邀请田父野叟当顾问,正是看到了他们身上“活的数据库”价值。

不过换个角度看,这个成语也暗示着某种局限。就像有位扶贫干部说的:“田父野叟的经验能解决温饱,但要发展现代化农业,还得结合新技术。”这句话点出了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关系——既不能抛弃老智慧,也不能固步自封。

下次看到田间劳作的老农,或许我们可以多停留片刻。他们弯腰插秧的身影,不仅是农业文明的活化石,更在提醒着我们:有些扎根土地的真知灼见,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。保护这些“行走的百科全书”,或许就是守护人类文明的另一种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