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nán dà dāng hūn
成语解释:指男子成年后要娶亲成家
成语出处:明 朱鼎《玉镜台记 议婚》:“自古道:男大当婚,女长须嫁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偏正式;作定语、分句;指男子到娶亲时
繁体字形:男大當婚
英文翻译:a man should get married on coming of age
男:1.男性。与“女”相对:男女平等。男演员。2.儿子:长(zhǎng)男。3.男爵,古代贵族五等爵位(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)中的最末一等。
大:[dà]1.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2.指大小的对比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3.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:大局。大众。4.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:不大高兴。5.年长,排行第一:老大。6.敬辞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7.时间更远:大前年。8.〔大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9.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:大概。大凡。[dài]1.〔大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2.〔大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[tài]1.古同“太”。2.古同“泰”。
当:[dāng]1.担任:他当组长。2.承担:敢作敢当。3.主持:当家。4.相称:旗鼓相当(比喻实力相等)。5.应该:理当如此。6.介词。1.组成时间短语,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:当我到家时,他已经走了。正当大家吃饭的时候,他回来了。2.组成处所短语,表示事件发生的处所:当众出丑。当着大家的面把话讲清楚。7.阻挡:人民军队,锐不可当。8.拟声词。撞击金属器物的声音:丁丁当当。9.抵得上;等于:一以当十。[dàng]1.合适:处理得当。3.以为:我当你走了。4.当作:别把我当客人看待。5.指事情发生的(时间):当年。6.向当铺抵押实物借钱:把金表拿去当了。7.抵押在当铺里的实物:赎当。
婚:1.男女经过合法手续结为夫妻:未婚。2.婚姻:结婚。
提到“男大当婚”,你可能会联想到逢年过节亲戚催婚的经典场景。比如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后,家族便张罗婚事,认为成家是立业的根基。《红楼梦》里贾宝玉被长辈催着定亲的情节,正是这一观念的缩影。但问题来了:为什么社会总把婚姻和年龄挂钩?其实背后藏着农耕时代劳动力需求与家族传承的逻辑——年轻人早成家,才能快速承担生产责任、延续血脉。
如今大城市里的张三刚满28岁,父母每天转发“最佳生育年龄”文章,朋友却劝他先拼事业。这时候“男大当婚”还适用吗?不妨换个角度看:这个成语更像提醒人们正视人生不同阶段的选择权。比如李四选择35岁留学归来再结婚,婚后共同还房贷反而成为小夫妻奋斗的动力源。婚姻早晚没有标准答案,关键在于当事人是否准备好承担责任。
我曾在咖啡馆听到两位阿姨争论“不结婚就是自私”。这让我想到,现代社会更应关注婚姻质量而非时效性。就像种庄稼不能只看节气,还要看土壤墒情。有人20岁遇到灵魂伴侣,有人40岁才找到生活拍档,重点在于关系的真诚度而非时间表。毕竟,用年龄丈量幸福,就像用尺子称体重——根本不在一个维度。
当00后开始被催婚时,有趣的现象出现了:有人用“先脱贫再脱单”幽默化解,有人通过宠物经济构建情感寄托。这些新形态印证着,所谓“当婚”的“当”字,正从“应当”转向“恰当”。就像选择手机套餐,有人需要家庭套餐,有人更适合单人流量包,关键是要信号满格、电量充足地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