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í è hào shàn
成语解释:憎恨丑恶,喜好善美。形容事非界线清楚
成语出处:《新唐书·王珪传》:“至激浊扬清,疾恶好善,臣于数子有一日之长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爱憎分明
繁体字形:疾惡好善
英文翻译:Evil and good
疾:1.病:疾病。2.痛苦;疼痛:关心群众的疾苦。痛心疾首。3.痛恨:疾恶如仇。4.快;迅速;猛烈:疾走。疾风。
恶:[è]恶劣;坏:恶习。恶意。[wù]讨厌;憎恨(跟“好”hào相对):好恶。深恶痛绝。[ě]1.[恶心](ě·xin)2.有要呕吐的感觉:胃里不舒服,一阵一阵地恶。3.厌恶;令人厌恶:这种丑事,让人恶。你别在这儿恶我了。4.揭人短处,使难堪:他太抠门儿,得找个机会恶恶他。[wū]1.同“乌2”。2.表示惊讶:恶,是何言也(啊,这是什么话)!
好:[hǎo]1.优点多的;使人满意的(跟“坏”相对):好人。好东西。好事情。好脾气。庄稼长得很好。2.合宜;妥当:初次见面,不知跟他说些什么好。3.用在动词前,表示使人满意的性质在哪方面:好看。好听。好吃。4.友爱;和睦:友好。好朋友。他跟我好。5.(身体)健康;(疾病)痊愈:体质好。身子比去年好多了。他的病好了。6.用于套语:好睡。您好走。7.用在动词后,表示完成或达到完善的地步:计划订好了。功课准备好了。外边太冷,穿好了衣服再出去。坐好吧,要开会了。8.表示赞许、同意或结束等语气:好,就这么办。好了,不要再说了。9.反话,表示不满意:好,这一下可麻烦了。10.用在形容词前面问数量或程度,用法跟“多”相同:哈尔滨离北京好远?[hào]1.喜爱(跟“恶”wù相对):嗜好。好学。好动脑筋。好吃懒做。他这个人好表现自己。2.常容易(发生某种事情):刚会骑车的人好摔跤。
善:1.善良;慈善(跟“恶”相对):善举。善事。心怀不善。2.善行;善事(跟“恶”相对):行善。劝善规过。3.良好:善策。善本。4.友好;和好:友善。相善。亲善。5.熟悉:面善。6.办好;弄好:善后。善始善终。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7.擅长;长于:善战。多谋善断。8.好好地:善自保重。善为说辞。9.容易;易于:善变。善忘。10.姓。
“疾恶好善”这个词,字面意思是“痛恨邪恶,崇尚善良”。比如在职场中,有人发现同事偷偷篡改项目数据谋私利,立刻向管理层举报,这种行为就体现了疾恶好善的精神。这时候有人会问:“这样做不怕得罪人吗?”其实,疾恶好善不是鲁莽,而是基于对公平的坚持——就像有人看到插队会站出来提醒,虽然可能被白眼,但维护了公共秩序。
再举个生活化的例子:小区里有老人总爱乱扔垃圾,邻居王叔没有当面指责,而是主动帮老人分类处理,同时耐心解释环保的重要性。这种“既抵制错误行为,又用善意引导改变”的方式,正是疾恶好善的智慧实践。或许你会疑惑:“面对恶行,难道不该强硬对抗吗?”关键要看具体场景——对违法犯罪必须零容忍,但对无心之失更需要包容与教育。
有个有趣的现象:现在很多年轻人会在网上声援公益事件,却对身边的小恶视而不见。比如地铁里有人外放短视频,多数人选择戴耳机忍耐而非提醒。这里涉及一个核心问题:“疾恶好善需要分场合吗?”我的观点是:量力而行不等于冷漠,重要的是保持是非观。就像我们可以选择举报网络诈骗,但对家人乱丢袜子这样的小事,或许笑着提醒比板着脸说教更有效。
历史上有个经典案例:包拯面对皇亲国戚犯法,依然按律处置。这种“法理大于人情”的态度,把疾恶好善推到了新高度。现代社会虽然不需要铡刀,但遇到商家卖假货时选择投诉而非沉默,遇到校园霸凌时支持受害者而非围观,本质上都是同一种价值观的延续。值得注意的是,践行这个品质不需要悲情色彩——就像随手关掉滴水的水龙头,既是节约资源,也是对浪费行为的无声反对。
最后想说,疾恶好善不该是沉重的道德包袱。当我们在便利店主动归还多找的零钱,在朋友圈转发寻人启事,甚至只是拒绝传播未经核实的谣言,这些微小的选择都在构建更健康的社会环境。或许它不会立刻改变世界,但就像萤火虫的光芒——每一盏都让黑夜少一寸黑暗。